ot业务管理后台的设计方案

编辑导读:业务管理后台对于很多企业来说都是必备的工具,不同的行业对管理后台的要求有细微的区别。本文作者从自身工作经验出发,提出了一套业务管理后台的设计方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ot业务管理后台的设计方案
文章插图
本人关于管理后台的一些设计有一部分的思考和总结,期望分享给大家后能有启发,进而对产品研发等工作有一部分帮助~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分享对应内容:

  1. 竞品及行业分析
  2. 梳理业务需求和使用场景
  3. 设计方案详述
  4. 填坑经验分享
一、竞品及行业分析1. 行业不同的行业对管理后台的要求有细微的区别,以行业的角度来看:
ot业务管理后台的设计方案
文章插图
大致可以分为以上几类,商城类的注重订单管理和产品发布,开放平台注重开发者和技术应用,客户管理(CRM)注重客户信息和订单管理,财务关注资产管理和工资管理,oa注重业务流和审批层级,特殊类如ota和金融监管也有各自的业务诉求,如ota注重软件管理和任务管理,双录注重监管和订单;
虽然管理后台面向各行各业都有不一样的特性,但一般都是有账号体系、角色体系、审批流程和操作日志等基础功能,下面基于其中一类以及笔者经历较深的领域-ota和开放平台;
单从ota来看,市面有分两种,FOTA、SOTA和集成OS三类;
【 ot业务管理后台的设计方案】FOTA-固件远程升级,一般是涉及到汽车底层电子元件的软件升级,刹车、座舱底层和仪表盘等软件的升级,大部分的传统车企都有这部分的能力,并且对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都非常高,毕竟涉及到挡位这类行驶的控制,如果没有必要的缺陷,基本都不会随意升级;
但在汽车行业的资本渗透和新兴玩家入场,如特斯拉\小鹏等,现在逐步的开放FOTA的远端升级,但一般都是集成类升级,不会单独分开升级FOTA;
SOTA-又称软件系统升级,一般都是中控台的os层及应用升级,类似手机系统升级,但在汽车行业,这块还是跟手机端有所不同,区别在于以下几点:
  • 交互模式;
  • 应用稳定性安全;
  • 语音交互为主;
  • 云端能力&车联网;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车企需要升级某个应用层的bug或者有新的应用可以发布,一般都是通过SOTA的形式推送给到各端,包括已销售出去的汽车;
再举个其他领域的管理后台-开放平台。
本人接触的有语音语义和小程序开放平台,这类管理后台一般是面向三方开发者提供技术底层能力和应用框架;
类似于小程序管理后台,这类平台会提供开发者接入手册和底层小程序的技术框架,开发者基于这个框架定制化开发多个小程序,这类平台注重生态的扩充和开发者入驻的数量,所以一般都是技术能力或者市场实力较为雄厚的科技平台公司在布局,这类平台既具备To C能力也有To B的能力,区别在于两者的资质认证;
可以看出,各行各业的管理后台,五花八门,那么我们现在就基于单个应用领域去切入,进行详细的产品设计工作;
2. 竞品单从OTA,我们就可以找出三类玩家:
  • 传统ota厂商tier1:松下、博世多、伟世通、德赛西威、华阳等;
  • 新型车企:特斯拉、小鹏、理想、蔚来等;
  • 科技巨头及合资子品牌:百度、小米、阿里斑马;
而传统车企一般都是和传统OTA厂商合作,当随着科技能力的渗透和智能化、新能源化越来越高,车企也逐步和科技公司一起合作,在这里我就举百度的ota能力(给BAIDU打个广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