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为什么三国君主投降之后,魏称王,吴称侯,蜀称公?这之中有什么讲究?

魏蜀吴三国打得纷纷扰扰,最后一统归于司马家 。
司马家对魏蜀吴三位亡国之君的处置,颇为讲究 。
曹奂:陈留王曹奂得到的待遇是历代亡国之君中最好的 。
“禅让”后,曹奂被封为陈留王,食邑万户,可以使用天子旌旗,备五时副车,奉曹魏的正朔、服色,郊祀天地礼乐沿用魏制,上书不称臣,受诏不拜 。
三国|为什么三国君主投降之后,魏称王,吴称侯,蜀称公?这之中有什么讲究?
文章图片

由于刘禅“乐不思蜀”,知足常乐,所以,刘禅一族在洛阳的小日子还不错 。
直到···永嘉之乱 。
尽管蜀汉自称是继承了大汉正统,不过,这个“正统”,人家曹魏是不认的 。在魏人眼里,蜀汉与孙吴都是“贼” 。
所以,刘禅能得到优待,关键还是司马家出于瓦解东吴抵抗意志的考虑 。
孙皓:归命侯孙皓的待遇就差多了 。
三国|为什么三国君主投降之后,魏称王,吴称侯,蜀称公?这之中有什么讲究?
文章图片

【三国|为什么三国君主投降之后,魏称王,吴称侯,蜀称公?这之中有什么讲究?】分封孙皓的诏书,画风就不一样:你小子到了穷迫才来归降!不过,以前我们说过不杀你了!所以,可怜你,赐你为归命侯 。
孙皓的待遇是:田三十顷,每年给你谷五千,钱五十万,绢五十匹,绵五百斤 。孙皓的太子拜为中郎,其他儿子拜为郎中 。
其实,孙皓在投降时,虽被困石头城,但东吴还是有不少地盘的 。孙皓投降后,写劝降信给各地将领,帮助晋平定吴地,他得到的待遇不如刘禅,并非诏书所说的“穷迫乃归” 。
孙皓的待遇不如刘禅,主要有两个原因 。
一来,孙吴灭亡,天下已定,司马家已经没有必要通过厚待他来瓦解其他什么对手了 。
二来,孙皓投降后还比较嚣张 。与“乐不思蜀”的刘禅相比,孙皓的“认错”态度很恶劣 。
贾充问他:你挖人眼睛、剥人面皮,怎么这么残暴?
孙皓答:作人臣的要弑君,就该如此!(讽刺贾充、司马家曾弑杀曹髦)
见司马炎时候,司马炎指着一个位子说:这个位子为你准备很久了!
孙皓答:我在南方也给你准备了一个位子!
宣传价值已经“缩水”,态度还这么嚣张,司马炎给予爵位,已经算是很宽厚了 。
三国|为什么三国君主投降之后,魏称王,吴称侯,蜀称公?这之中有什么讲究?
文章图片

如此,司马家足以以“仁德之主”的形象,安抚、拉拢江东大族,巩固在江东的统治 。
对待亡国之君的方法,有“古法”可依 。
不过,比起“古法”来,通过对待亡国之君的态度,来向天下宣示自己的政策,才是统治者更看重的 。
对于三位亡国之君,司马家态度虽有差异,但总体上是比较“讲究”的 。几位亡国之君基本还都能得以善终 。
不过,若干年后,当司马家“禅让”给刘裕后 。刘裕对他们的态度,可就没有那么“讲究”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