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董|IP和品牌矩阵搭建指南,请转发给操盘手( 三 )
尤其娱乐圈,像很多乐队组合,比如花儿乐队跟大张伟、水木年华跟李健都是非常典型的案例。
近几年的大家比较了解的,李佳琦跟他的助理付鹏。
文章插图
虽说是助理,但势能慢慢上去之后也单飞了。所以现在看看李佳琦的直播间也没有一个能够经常露脸的助理了,铁子们仔细品味一下。
所以双人或多人的内容IP可以短期合作,一起造势但是长期合作就算了吧。
第二种不推荐的,是大品牌+员工内容大IP。
文章插图
以前大董还觉得把自己员工变成IP多好,既能够给公司带来可观的收益,又能够不断批量复制IP,但吃过很多大瓜之后简直不要太怕,懂的都懂。
因为你很难通过劳动协议去绑定住员工。要不就做不起来,要么就是做起来之后单干。
然后又会有人可能说,那能不能用更严格的协议来做绑定。我觉得可以,但是长远来看,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所以你看为什么完美日记它不去打造一个像李佳琦这样的大网红做IP,人家完全有这个能力跟资本,而在背后一定是有着更多的决策,而且是长期的决策考量。
第三种,不推荐的矩阵叫大品牌+客服IP。
文章插图
我相信,一直跟着大董文章连载的铁子,肯定秒懂。
这么搞的话,要不就是微信号被删除,要不就是用户根本不搭理你或者是把你朋友圈屏蔽,完全就是浪费流量。
很多现在的外卖店加完好友后,基本都是这样处理。基本不沟通,只做活动预告和提醒,这种帐号我是看见一个删除一个。
前几周还遇到一个咨询客户问到这个问题,但是老板不重视。他觉得反正对他现在业务也没啥影响,被删除就被删除呗。
还有一些大型电商公司也是这样,在这里就不提名字了。
我们也要感谢这种大公司病,如果说没有这种病,哪还有我们小创业者什么机会哈~~
最后一种不推荐的矩阵叫,内容大IP+多品牌IP。
文章插图
一般来说,内容大IP能做好一件事就够了。如果说太多定位会混淆视听。
就像我们提到雷军,那就是小米。提到董明珠,就是格力。乔布斯,就是苹果。这种顶流IP,也就做一件事情。
当然,也有特例。马斯克,他又做特斯拉,又做space X,又做Neuralink,但马斯克只有一个,如果你没他有钱、没他聪明、没他勤奋,大家还是专注做一件事,专注是有力量的。
三、结语8大IP矩阵基本上涵盖了大部分的人设定位,本篇文章最后再跟大家分享一下开篇那句话:
每个操盘手都想过去站到台前,每个IP也都想过去回归幕后。
做内容大IP,可以收获反哺自己很多,而且长期经营必然极具壁垒,并且也能够实现对业务有更强的控制。所以很多操盘手都想过从幕后站到台前。
但是第二句,一直以来内容大IP的模式可以很赚钱,但是不被资本认可。这个也的确一个意外,一个可能的生老病死,然后投资人的钱就没了,谁能放心呢?
而且对于大IP来说,做内容、参加各种论坛、社交聚会,非常消耗脑力、体力以及精力,长期做还是比较心累的。
很多赚够了钱的大IP,慢慢地都退隐江湖了。要么就是深藏功与名低调生活着,要么就是走向幕后,又去回到做公司操盘手了。
像罗振宇,化作春泥,行成品牌,不失为是一种太好的归宿。
譬如说北京大学、哈佛大学、西点军校。他们也都是能够脱离肉身,脱离个人IP,持续存活几百年,这可比一个人的寿命要长得太多了。
推荐阅读
- 私域化|干货分享︱线下零售新机遇——品牌私域化五步走
- 智慧销售|国务院:加快优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运营,培育智慧销售、无人配送、智能制造、反向定制等新增长点
- 品牌方|聊控价(一):购买鉴定控价投诉涉嫌违法
- 氪星晚报丨苹果年底前选定Apple Car制造商;腾讯或下一步减持美团和拼多多的股份;华为申请注册METAVISION商标
- 雷士照明集团副总裁兼电商总经理曾宇衡:直播电商加强了品牌与消费者互动|定制快讯| 雷士照明
- 反常识|给营销、品牌、市场从业者的4条反常识建议
- 会员店|7个月开六店,盒马X会员店将落户南京,国产仓储式会员制品牌正蓄势发力
- 瀚巍微电子|融资丨「瀚巍微电子」完成8000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光速中国和高榕资本联合领投
- 容错率|短视频单列和双列,谁的内容容错率更高?
- 动效|卡间联动:品牌广告品效双赢的一次成功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