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顶级品牌」凭什么牵着我们鼻子走?( 四 )


社会演化的第三阶段是外向型的,社会完全开放,整体实现商业化,以往强势的精神信仰已经不再重要,人们的灵活性却不断增加。
以社会情景为导向的决策模式和整体远景已经获得了大众的认可。机遇主义引领着人们的生活,因为不断变化的世界需要可以随时适应其变化的优秀劳动力。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所有事物都息息相关、彼此统一,引领着我们取得品牌文化的价值标杆,领导力已然是天方夜谭。对于瑞斯曼来说,理论发展到此已经到了结束之时。但他似乎并没有预料到,历史的长河总会在某一个节点开始回头逆流。可能我们在第三阶段“外向型”的情况下已经达到了峰值,随后的发展也开始再次转回第二阶段“内向型”的趋势中来。在社会层面、理论层面,甚至是商业层面上,我们发现人们一直在定位价值取向,不断证实已经存在的观点,寻找能够掌握的清晰观点和理念。这一点也是现代信誉品牌演化或顶级品牌诞生的原因之一。由于顶级品牌有着强烈的社会认同感和神话故事,使之能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为人们提供社会导向和原则,也能对社会现象追根溯源。在愈加黏腻的土地上,顶级品牌依然竖立着绝对的价值观。顶级品牌滋养了我们不断成长的自我认同感,既有助于我们的发展,又能拒绝我们不切实际的想法,在摇摆不定的世界里为我们指引方向。从传统来说,品牌营销曾经是外物导向型社会最主要的缩影,过去的发展一直关注于客户需求的认知——旨在尽可能多地促进现代信誉品牌或顶级品牌建设它们的权力和社会地位,诱导顶级品牌走向截然相反的道路。这些品牌现在更倾向于以目的为导向,而非以产品为导向,不再以老板为中心,而是以客户和市场为中心,且更倾向于自我信念的认同。史蒂夫·乔布斯宣布开展社会分块调查之后,后续调查仅有一个焦点小组,对他来说,这意味着他已经带领着苹果公司走向了行业顶端。换句话来说,乔布斯对于我们的需求有着深刻的了解,尽管我们自己都不一定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尽管我们对于未来仍然迷茫无知,但是我们依然敞开钱包,被苹果公司牵着鼻子走下去。在我们的生活中,以形象为导向的品牌理所当然要比以市场为导向的品牌多得多,这些品牌都是由创立者一手经营的品牌。其实,信誉品牌若要生存,就必须找到足以支撑下去的方向。从这一层面上来说,顶级品牌也将一直作为外向型的品牌而存在——这是因为顶级品牌的命运终究掌握在股东手中。我们今天看到的众多现代成功案例中,顶级品牌都有着相同的内向型属性。这些成功品牌着眼于缔造自身神话、完成品牌使命,而忽视影响品牌建设的其他外界因素。这使得品牌成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或者说回到了在市场导向前的大好局面。成功的顶级品牌树立自身信息,追求品牌使命,不执着于低回报的需求。敢于拒绝,绝不会以任何代价讨好他人。或者借用瑞斯曼的话:
“成功的品牌保有自己的尊严,而其他外向型的品牌却不惜代价只想获得喜爱。”
这一点正是顶级品牌在现代社会能够获得信誉的原因,这一点使得信誉品牌保持着最真实的心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