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者|中视频,资本焦虑下的伪风口
编辑导语:最近,中视频广受各大互联网平台喜爱,似乎成为了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互联网新风口,但中视频真的是风口吗?这篇文章将从长视频的起源、生产、商业实践、用户心理等几方面一一详述,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插图
中视频,一个当下比较热的名词。
各大互联网平台纷纷砸重金进入中视频这个领域,这其中既有已经占据短视频头部位置向中视频延伸的抖音、快手,也有将定位集中在长视频的西瓜、视频号等。
一时间,中视频似乎成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互联网新风口,似乎能重新当年短视频重塑互联网格局与流量江湖的辉煌。
但,中视频真的是风口吗?
甲方财经将从长视频的起源、生产、商业实践、用户心理等几方面一一详述。
一、中视频的起源与属性:长视频的二次生产中视频虽然是近两年被热议,但从内容产品形态来看早就存在了。早期中视频在内容源头上主要来自于长视频,其本质属性是长视频的衍生物。
PC互联网时代的视频网站如优酷、土豆等上面就存在大量的中视频内容形态,这些中视频内容主要来源于对长视频版权内容的截取、剪切、编辑等二次加工。
随着以上视频平台的内容运营重点逐渐侧重于长视频,这些中视频内容并没有占据主要比例且日益受到来自版权监管的压力。
虽然中视频内容形态在上述视频网站昙花一现,但却由此诞生了中视频早期主要的内容生产模式——对长视频内容的二次生产即搬运与混剪。
中视频内容真正的集聚以及形成内容平台效应是在B站,而B站一直以来都是中视频内容形态的大本营与集散地。
外界对于B站印象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鬼畜。内容题材主要来自于各类长视频版权内容,内容生产方式就是剪切、复制、混剪,但复杂度与水平比之前的优酷等视频网站更高,融合了视频片断、音乐、字幕等形式,鬼畜就是这种内容生产方式的主要呈现特征与用户体验效果。
为什么中视频内容会集聚在B站呢?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从B站创业之初所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
B站作为一个内容平台,创业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三个:
- 内容从哪来?——涉及内容生产与供给模式
- 谁来看这些内容?——涉及用户消费理由与动机
- 他们为了内容在平台能驻留多久?——涉及用户对平台的黏性
这种二次生产可以起到三方面的作用:
- 在供给侧实现较低的内容生产门槛与成本,方便更多的内容生产者加入;
- 在消费侧最大限度沿用版权(长视频)内容的品牌效应与用户认知度,吸引用户观看;
- 通过营造这种内容生产与消费的氛围来聚合特定的用户群体营造归属感,增加用户黏性。
二、中视频商业实践的尴尬:B站的样本观察一个新的内容形态和产品除了建立自己的生产模式、形成供给侧与消费侧匹配关系之外,还需要结合商业场景形成交易关系与生态才能持久发展。
作为中视频的大本营——B站,除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能够持续运转的中视频内容生产与消费的模式之外,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中视频商业实践效果的窗口。
通过B站,我们可以看到中视频在商业化实践上的四个尴尬点:
1. 无法单独支撑起头部平台和企业B站是中视频大本营,但B站在用户规模、商业营收等硬指标方面一直增长乏力。
推荐阅读
- 空中上网|中国电信推出空中上网产品
- 猫腻|拼多多的商品这么便宜,都是山寨、假货吗?看完才发现其中猫腻!
- 供货|澳大利亚:为防供货中断,大型商超实施限购令
- focus seller|销量增涨1500%!GMV翻3倍!是谁在加速中国跨境商家出海变现?
- 收购|外媒消息:腾讯将以数十亿元人民币从小米手中收购黑鲨
- 德国|谷歌拟从搜索结果中删除新闻服务 向德国反垄断机构妥协
- 黄莎莎|绿韵碧波庭:女性群体的“中年危机”不应被忽视
- 太空旅客|华为视频App新版本测试:支持边下边播
- 短视频|短视频做游戏,难逃"裁员潮"?
- 直播间|资源砸进去,视频号直播带货今年能“起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