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者|中视频,资本焦虑下的伪风口( 三 )
通过“短”,同时降低了内容生产侧与消费侧的成本,缩短了内容生产者提供愉悦体验和用户触达愉悦体验的距离。
反观中视频,则是同时增加了内容供给侧与消费侧的成本。在内容供给侧,由于时间拉长,需要内容生产者投入更多精力去制作,内容生产者需要让内容能够持续提供愉悦感以使得用户注意力一直在线,这就大大提高了内容生产的成本与门槛。
在内容消费测,视频时间的拉长意味着用户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也意味着用户需要更多地客服自身追求短时愉悦体验的惰性,这提高了内容消费的成本与门槛。
短视频与中视频的差异并不是在时间长度上,而是在对用户需求满足的底层逻辑上——短视频是低成本、低门槛迎合用户需求,而中视频则是提高了满足用户需求的成本与门槛。
它们是性质完全不同的内容形态,短视频平台做长视频,最大的后果会扰乱短视频平台的用户体验环境与内容生产模式。两者满足的用户群体、需求内容、内容生产模式等差异性很大,硬把这两个内容形态聚合在一个平台上就是拉郎配。
2. 短视频与中视频用户行为心理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切入中视频赛道之所以被寄予厚望,其中一个原因是短视频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能够凭借既有用户数量和规模的红利来提升中视频的市场表现。
但人们忽略了一个致命的细节,这就是短视频与中视频在用户行为与心理上存在本质区别:短视频的用户行为与心理是低成本获得持续的愉悦感,是对人类惰性的顺从和回应。
中视频的用户行为与心理则是需要客服自身的惰性、挑战人类注意力的极限,是反人类惰性的行为。表面上看用户存在通过中视频进行学习的需求,但其实这种需求带有很大的赎罪色彩,一个人在短视频沉溺过久,需要用特定行为来减轻自己的罪恶感,那么知识付费、在线学习扮演了“赎罪券”的角色。
看短视频是纵容,纵容自己的欲望和本能;看中视频是忏悔,是对自己放纵欲望行为的忏悔和赎罪。短视频用户群体的宽度远远大于中视频用户群体的宽度,且两者在用户行为与心理上存在着本质区别,导致短视频在用户规模上的红利无法释放给中视频。
3. 短视频的海量题材库能否适用于中视频视频内容制作的基础是内容题材的范围,短视频的强大内容产能离不开其广泛的题材范围。
抖音红了之后,曾流传一个说法“每个行业都值得用抖音重做一遍”,间接说明了短视频在内容题材上的高弹性——能够横跨很多行业。
反观中视频,就不具备这种优势了。早期的中视频主要来自于对长视频版权内容的二次生产,随着强监管的降临这种内容题材的源头面临被掐断的现实危险。
从目前来看,中视频的跨行业应用主要集中在知识付费、在线教育以及电商等少数几个领域,并没有出现用中视频把每个行业再做一遍的现象。
短视频平台切入中视频,会面临原有海量内容题材库枯竭的危险,同时也无法为中视频提供新的丰富的内容题材库。
四、甲方财经的思考中视频结局:1个猜想、1个破局点。
B站做中视频那么久没人关注,互联网大厂为何在近两年频频入局中视频赛道?
盖因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资本焦虑症加剧所致。在长视频与短视频的基础上再细分出来一个中视频赛道,就是资本患上焦虑症的体现。
资本为什么会焦虑?
因为它需要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在流量枯竭的时候鸳鸯腿上也是肉。越焦虑就会越没有耐心,资本对中视频的热度不会持续很久,一旦中视频无法在市场层面形成具体可见的竞争力(用户规模、营收等),资本就会很快移情别恋,到那个时候中视频的概念也会渐渐凉下来。
推荐阅读
- 空中上网|中国电信推出空中上网产品
- 猫腻|拼多多的商品这么便宜,都是山寨、假货吗?看完才发现其中猫腻!
- 供货|澳大利亚:为防供货中断,大型商超实施限购令
- focus seller|销量增涨1500%!GMV翻3倍!是谁在加速中国跨境商家出海变现?
- 收购|外媒消息:腾讯将以数十亿元人民币从小米手中收购黑鲨
- 德国|谷歌拟从搜索结果中删除新闻服务 向德国反垄断机构妥协
- 黄莎莎|绿韵碧波庭:女性群体的“中年危机”不应被忽视
- 太空旅客|华为视频App新版本测试:支持边下边播
- 短视频|短视频做游戏,难逃"裁员潮"?
- 直播间|资源砸进去,视频号直播带货今年能“起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