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军|钉钉,离开创始人的日子( 二 )
这就是钉钉诞生的故事。实际上,和今年被学生骂一样,钉钉刚上线的时候也被好多企业的员工骂,而且一直骂到现在。
有人说,钉钉代表了阿里内部的某些企业文化。
人们会习惯地把钉钉和微信做对比,却发现钉钉有些功能很“变态”,比如可以显示已读/未读功能,让员工没有办法再用“没看到消息”为借口;甚至其还有一个更可怕的功能--“DING一下”,用短信甚至打电话的方式,强势提醒用户看消息。
钉钉另一个槽点就是打卡。为了防止员工代打、在其它地方作弊打卡,钉钉开发了一个“考勤安全防护功能”,HR可以通过在安全设置界面,将列表中所有的安全设置选项都开启,让员工最多只能添加一台手机打卡,禁止使用虚拟定位、平行空间等恶意软件,全面堵死员工的考勤打卡违规作弊行为。
可以说,钉钉开发的许多功能,目标就是不给员工任何“划水”的空间,让员工的一举一动都在监控之下,毫无空间、毫无借口。
结果钉钉的这些做法,在许多企业管理者眼中就成了优点,认为钉钉可以极大提高管理效率。此外,有些办公小功能,钉钉也要略胜微信一筹,比如文件永久保存,不会被系统自动清理。
这些产品功能上的小细节,无论优劣都带着太多陈航的个人烙印。
一位在钉钉创业初期,参与过陈航在内部的review(复盘)会议的互联网人士称,这场复盘让他印象十分深刻,“开始前十分钟风平浪静,接着后面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无招同志用摧枯拉朽的方式把产品同学喷成了渣”。
他不完全统计了下,通篇review里至少出现了十余次“他妈的”,二十余次“听懂了吗”,以及最关键的,不下三十余次的“超出预期”。离功能上线只有一个月,方案基本全推翻,因为要“超出预期”。
在产品之外,陈航的烙印甚至打到了钉钉这家公司身上。
在阿里巴巴内部,钉钉团队素有“钉钉疯人院”之称,又疯狂又执着,干起活来简直不要命。一次,一位创业公司老板在使用钉钉时发现了一个BUG,他截图后发到了和钉钉团队的对接群里,马上有钉钉员工回复,而那时是凌晨两点,两个小时后,BUG就修复完毕了。
这也不是个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入职钉钉就代表与加班相伴,以至于后来陈航还要在内部呼吁:“员工晚上11点还在加班,就是Leader的无能!”可内部员工都知道,他本人就是创业型、重产品的领导,高压的工作环境就与他的严格要求有关。
知乎上,有钉钉员工回忆,自己校招入职未满一年时,曾在内网点赞过一个钉钉聊天记录体验不佳的标签,过了一会儿,陈航就在钉钉私聊他并拉群询问意见,这是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和总裁级别的领导沟通。“他那种对产品精益求精的态度一直让我印象深刻。”
很长一段时间,钉钉压迫式的办公氛围都在互联网圈出了名。
就这样,陈航陪伴钉钉走过了六度春秋,一路将钉钉由“内部不看好的项目”培养成为“大厂内部孵化的独角兽样本”。
伴随着2020年疫情掀起的云办公潮流,钉钉成了最大受益者。
2020年2月5日,也就是春节后复工首日,也成为一个让钉钉员工铭记的日子。超千万企业组织以及2亿名员工在家办公、视频会议的需求,为钉钉后台系统带来巨大压力,钉钉紧急扩容2万台云服务器才得以保障平台稳定。
这一天,钉钉首次超越微信,跃居苹果App Store排行榜第一。这也是苹果应用商店里,办公类应用产品历史上首次跃居第一。2020年,疫情反反复复,钉钉的增长势头一直持续到了这一年底,钉钉服务用户数实现翻倍,总计突破4亿,企业组织数超过了1700万。
推荐阅读
- 腾讯|钉钉领跑、企微爆发、飞书急追,在线办公"三国杀"升温
- 企业|企业微信携1.8亿用户“逼宫”,钉钉慌不?
- 王者荣耀|离开乐视的五年,我带着伤疤生活
- 我的骄傲|离开乐视的五年,我带着伤疤生活
- 五棵松|离开乐视的五年,我带着伤疤生活
- 钉钉称近期将推出新AR眼镜
- 惩治|中国不缺超市,沃尔玛可以选择离开!中方对其惩治有重要意义
- Kindle或许不会离开中国市场,但已经败给了时光
- ding|阿里内部,一场关于钉钉产品的大讨论
- 泡沫|逃过年底优化,而我“留下比离开更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