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军|钉钉,离开创始人的日子( 三 )


但就在这之后不久,仅仅5个月后,陈航就被调离了。2020年9月,原阿里政务钉钉事业部负责人叶军突然接任陈航成为钉钉新掌门人,陈航转任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花名逍遥子)的助理。
阿里内部人士称,CEO助理一般都是过渡角色。
为什么要换陈航?
对于为什么要换掉陈航,阿里至今都未给出一个明确的定论。
但苗头很早就开始显现了。比如在2019年的6月,阿里巴巴集团照例进行组织架构调整,钉钉就突然从一级部门,被并入了阿里云智能事业群。陈航改向阿里巴巴集团CTO兼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张建锋(花名行颠)汇报。
当时人们就说,这是阿里云增长陷入瓶颈了,要拉上钉钉一起在To B市场寻找增量。也有人将其解读为,钉钉在阿里内部被降权了,陈航也被降职了。
关于为什么要降权,一个关键的解读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钉钉为了追求增长和规模付出了许多成本,尤其是在免费业务和营销成本上。实际上,一直没有找到变现思路的钉钉,在阿里内部一直是个赔本的买卖,以至于阿里多次强调,对钉钉的投入不设上限。
尤其是在2015至2016年时,为了抢占市场,阿里豪掷5亿元助力钉钉开展国内企业级产品最大力度的市场推广攻势,不少当时市面上备受资本青睐的Saas产品,如纷享销客等,在钉钉步步紧逼之下惨败。
这个说法阿里虽未有什么官方的回应,但叶军这一次却从侧面回应了一些观点,比如他明确表示了相比于过去过度追求用户规模,钉钉未来将更专注价值,“如果没有价值,规模是没有意义的。从规模到价值,这个方向调整花了不少时间。”
叶军还介绍道,在这次未来组织大会的前一日,自己还在跟张勇汇报,最大的变化就是OKR由过去的规模指标变成价值指标,“如果OKR是规模,你会想尽一切办法要规模,会补贴会给钱”。
另外叶军还特别表示:“过去一年,钉钉没有在用户补贴上投入过一分钱。”
不止是钉钉不再赔钱了,它还需要承担起一些责任,要和阿里云一起赚钱。近年来随着电商业务竞争的白热化与流量逐步见顶,阿里云俨然成为阿里巴巴集团面向未来的第二增长曲线。然而随着今年上半年失去单一大客户字节跳动海外业务后,阿里云营收同比增长骤然放缓。财报数据显示,2022财年第一季度,阿里云营收160.5亿元,同比仅增长29%,突破历史新低,且与上一季度营收168亿元相比,首次出现环比下降。
事实上,被合并进阿里云的钉钉,已经开始配合起“云钉一体”战略。有业内人士称,在大客户面前,阿里巴巴包括钉钉在内的一切解决方案,都是为了卖阿里的“云业务”,钉钉现在就是要为阿里云服务。说白了,赚钱。
但为什么这些事情不能由陈航继续完成?或许与两者之间理念上的分歧有关。
2019年,陈航请来包括复星集团、东方希望集团、嘀嗒出行在内的多位合作伙伴共同搭台唱戏,发起首届未来组织大会,阐述钉钉将如何通过智能协同实现“我和你大于我们”。彼时,钉钉用户数刚刚破2亿,企业组织数超过1000万,做着继续打磨产品,教育市场的长远计划。
目标宏大的陈航,还曾给钉钉定下了10亿级用户目标。
但与陈航追求的无限大不同,现如今的管理者们对钉钉的定位显然是另一种角色。
例如,张建锋就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阿里云+钉钉,就好比以前信息时代的PC+windows,企业既需要云这样的新型计算结构,也需要钉钉这样的新型操作系统,这是一个整体。” 对此,叶军也表示,“对于云而言,钉钉就是一个业务中台。而‘云钉一体’后Saas消耗云的增速,确实远高于过去阿里云的标准增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