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再惠探索本地生活新边界

2020年黑五期间,Shopify的品牌总销售额高达24亿美元,创下历史记录。Shopify 主席 Harley Finkelstein 表示:“这很可能是电商发展中具有历史性的一天,见证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用钱包投票,支持他们喜爱的独立DTC品牌们。”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Shopify都是家极为低调的公司,它甚至被《财富》杂志称为“隐形卖货机器”。
这家为商家提供独立站服务的电商SaaS公司,已从eBay和亚马逊的夹缝之间窜出头来,如今市值接近2000亿美元。
有意思的是,国内的本地生活行业似乎也到了类似的阶段。美团创始人王兴曾言,要将美团打造成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亚马逊。
如果美团成为亚马逊的命题成立,那么本地生活服务领域是不是也会同样出现一家Shopify?毕竟对于多数中腰部商家而言,是很难像奈雪的茶那样,每年投入近1亿元去实现3500万名会员的精细化运作。
【 边界|再惠探索本地生活新边界】再惠正是这样一家企业,其致力于为全国本地生活商家提供包括在线开店、市场营销、经营数据监控等一站式电商服务,最终成为行业的基础设施。
若以Shopify为参照物,那显然再惠离这一目标还有不小的距离,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再惠正走在正确的路上。
三步走战略与其他数字化服务商不同,再惠有一项极为差异化的服务:为本地生活商家提供短视频拍摄和投放服务,通过拍摄年轻人热捧的探店等类型的视频,帮助商家抓住流量新风口。
这一特殊的动作与再惠的战略判断密不可分。
在再惠联合创始人朱辰昊看来,Shopify做好了三件事:拥抱公域流量(搭建品牌的线上网店)——社交媒体引流——运营私域流量(帮助品牌搭建独立站)。
其中值得一提的便是Shopify的引流动作。2009年,Shopify为方便商家对接Google、Facebook等渠道的广告投放,发布了Open API,商家能在Shopify后台看到经营数据的汇总分析。
哪怕是完全没有营销经验的商家,也能通过Shopify聚合的800多家中小营销机构,实现Google广告投放、SEO优化等。
通过详细拆解再惠的发展动作,我们不难发现这与Shopify的发展逻辑惊人的相似。
2018年以前,再惠一直着力于帮助商家运营私域流量,也就是Shopify的第三件事。之后,再惠开始修炼其他两项能力。
一方面,再惠在传统外卖、本地生活平台视觉优化基础上,还能进一步提供竞价服务、新店宝推广、抢占热词流量等服务,帮助商家高性价比提升ROI;
另一方面,再惠发力于社交媒体引流,也就是帮助商家紧跟短视频等新流量形式的风口。据再惠透露,“我们在抖音、B站、小红书上的MCN,应该是中国最大的本地生活MCN机构。”
数据BD能力的正向循环不过,想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也并不简单。
朱辰昊认为:“本地生活数字化服务商的核心能力是数据的BD能力,即又有数据能力又有BD能力。当你有足够的市占率之后,才能有足够的经营数据,系统通过数据学习有更精准的算法去服务客户,这才能有雪球效应。”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早期,再惠的销售在向某餐饮品牌老板推销产品的时候,遇见了其他两批销售人员。
一个卖的是价值500元的点菜机,老板嫌贵砍到了400元;再惠卖的是几万元的数字营销解决方案,老板没有砍价;另一个卖的是美团的开屏广告,开价30万元,老板嫌少要买到50万元。
对于商家而言,提升利润是永恒的追求。而在本地生活领域,租金、原材料、人力都是高额且难以降低的成本项,因此,对于多数本地生活的腰部商家而言,更多的还是想增收而非降本。
为此,朱辰昊总结出了一套BD方法论——绝对不能去追求本地生活商家的IT预算,只能去追求他们的流量预算。因为,本地生活客户没有什么非要投入不可的IT预算,他们只有流量预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