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台|社交的吸引力落差

编辑导语:社交是人们的普遍需求,这也是社交赛道依旧十分热闹的原因之一。再对社交这一现象进行深究,陌生人社交中,用户为什么会被社交对象所吸引?社交平台若想留存更多用户,又可以怎么做?本篇文章里,作者对社交中的“吸引力落差”进行了解读,一起来看一下。
社交平台|社交的吸引力落差
文章插图
本文中很多思考,比较散,他们分别来自于社交产品笔记小组内部讨论、个人观察。
几百年前,哲学家Jeremy Bentham曾经这样说:“痛苦与快乐……支配着我们所有的举止、言行和思想。”我们会不自觉地沉迷于肉体和精神上的快乐,同时也会努力去避免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所以,无论一个人是否痛苦与快乐都是会映射到现实生活中,只是表达的方式可能不一样。
前两天,我跟一个月前在Soul认识的网友聊了起来。这个女孩比较有意思,她不想工作,攒了一点积蓄后就不再工作,在家待着刷手机……
女孩大概在23-25岁之间,在广州从事销售工作,工资并不高,家里在广州某村,条件一般,有个弟弟在广州读大四。前一段时间家里土地被征收后的钱被父亲花得差不多了,目前广州地铁延长,家里房子面临拆迁。对于父亲的大手花销,她很是苦恼。
虽然已经认识了一个月,除了她所在的城市,之前她没有跟我说透露实情。这次与以往不同,她向我透露了实情,倾诉了最近的烦恼,并很想征得我的意见。
前一段时间家里土地被征收后的钱被父亲花得差不多了,这次由于建地铁,家里房子可能要拆迁,她担心父亲会拿钱再出去花掉。虽然她口头上问我要不要回乡下看着父亲,但是我猜测她心中已经有了答案,追求征求他人意见只不过是“走过场”。
我在思考她为什么到现在才跟我透露了实情呢?我分析有3种原因:第一是我的人设正向、积极,并且与我跟她描述是相符合的;第二是她对生活的很多地方失望,比如说工作、家庭关系等等,对身边环境产生了厌弃感;第三是她心中已经做好了打算,但是需要人给她信心去实际行动。
同样,在平台混迹了一段时间后,最终卸载了Soul。
我问她为什么,她给了下图回复。
社交平台|社交的吸引力落差
文章插图
女孩在平台的倾诉所获得收益已经成边际效益递减,最终平台已经不能够提供让她产生兴趣和留恋的地方。似乎这也是困扰大部分平台的问题,同时也是困扰着现在很多年轻群体的现象。
这让我突然想起了王德峰老师讲过的一段“缘起性空”。
一、缘起性空和链接首先我们来谈谈缘起性空。
缘起性空起源是佛教用语。所谓“缘起”,就是说: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东西,也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聚合在一起。所谓“性空”,就是说:因缘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如果自性不空,则不能有。
举个例子,在西方观点中,你眼前的手机是有物质基础的实物,由分子构成;那么在佛学看来,西方观点是本性不空的,手机是各种因缘聚合而成的,也就是各种条件汇合起来才有了你眼前的手机,如果无缘则手机不存在。
人的相遇、相识、相知乃至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是一种幻象,本身并无自性,不能自我主宰。
在社交赛道中,社交关系的形成是因为各种条件汇集起来的,无法独立形成。无论是短期关系还是长期关系,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长短关系都是在社交对象中相互穿插。因此,每个人都存在着与他人连接的可能性,我们做社交产品就是要打通链接的“最后一公里”。比如兴趣类、内容类、娱乐类等等,都是潜在的链接渠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