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棍节|“双十一”为什么不香了?
其实“双十一”在10月20号就开始了,整个节日要到11月20号才结束,可是我身边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一消息,甚至对于即将到来的“双十一”,也没有往年那样“节日般”的期待。
想想当年“双十一”的盛况,刚过零点不到一小时,销售就突破千亿,很多年轻人提前把商品放在购物车里,就等凌晨那一刻“发车”。
而今的“双十一”盛况不再,不但没有了凌晨疯抢的盛况,甚至大家在逐渐淡忘这一节日。背后不仅仅是消费者的理性,还有文化、商业逻辑的变迁。
文章插图
“双十一”的幸运
“双十一”本是大学生们自嘲的“光棍节”,可是随着这些“光棍”们走向社会,本是小范围的文化符号却破圈进入大众视野。2009年,淘宝商城试水在“双十一”这一天,搞一次促销活动,很多商家也是抱着年底清理库存的目的,试着加入这一活动。
早期的“双十一”并没有做广告促销,口号就是“全场五折”,然而这个结果却出人意料,“双十一”这天的销售业绩却突破5000多万,于是在第二年,阿里巴巴狠砸了3个亿,提前3个月准备“双十一”活动,当然这个活动影响力也再不断扩大。
文章插图
过去实体店商家也有类似的节假日促销活动,最大的促销活动就是春节,在广大“三四线城市”,春节能够释放50%以上的消费力。除此之外,中秋节,七夕节等节假日也是商家促销的关键事件,而采用一个虚拟节假日“光棍节”,这其实是史无前例的。
我们先说下传统文化符号的重要性,传统文化当中“春节”、“端午”等符号,就像遗传基因,深深印刻在中国人的记忆当中,如果能够搭上传统文化符号的便车,促销活动将会事半功倍,顺利很多。
【 光棍节|“双十一”为什么不香了?】如果还不能够理解,我们可以观察传统文化符号当中最强的一个:春节。现在短视频火了,春节联欢晚会才逐渐没落,可是在此之前,每到春节这天晚上,几乎全国能看到电视的家庭,基本上都会守在电视机旁。
同时也是在春节这段时间,远在万里的游子们,无论路途有多艰险,都会往自己的老家赶,火车买不上坐票就一路站着回去,买不到火车票就骑着摩托,骑行上万里也要回到老家。
文章插图
而我们看“双十一”,完全就是一个凭空捏造出来的节日,没有借助任何传统文化符号,所以这个节日生命力很难像传统文化符号那样有很强的生命力。
我们反观可口可乐经典案例,在可口可乐红色圣诞老人诞生之前,圣诞老人到底是什么样,大家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有蓝色的、有白色的,甚至还有年轻女性。当可口可乐用白胡子,红衣服的圣诞老人与自己的可乐强制绑定之后,每过圣诞节,可口可乐成为每个家庭必备的饮品。
文章插图
不可否认“双十一”这天也十分讨巧,大家都知道,进入“双十一”这段时间,特别是北方大部分城市会进入冬季,人们需要换上棉衣。换季是衣服消费的旺季,因此我们看到,同是“捏造”出来的618,“衣服销售”显然就会差一些。
而“双十一”又是国庆节与春节之间的空档期,在此期间没有任何大型节假日能够供消费者们狂欢,很难说是阿里误打误撞选择了“双十一”,还是有意为之。张勇说,“1”是他的幸运数字,选择“双十一”也有他赌运气的心理。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景气度|2022,七“贱”下天山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