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棍节|“双十一”为什么不香了?( 三 )
文章插图
淘宝的”七寸“
淘宝过去的逻辑是替商家把货物卖出去,看似替消费者服务,其实本质是服务于商家,因此我们打开淘宝会看到,只有那些花了钱的商家你才能够被看到,而且商家流量费用越来越贵,和百度竞价相类似,没有最贵的,只有更贵的。
因此你在淘宝上有这样的感受,商品确实很多,却没有自己喜欢的。
而直播不同,直播有很强的个人属性,基本上是主播个人筛选后的结果,无论是薇娅还是李佳琦,团队最强大的还是选货与砍价的能力,能够替消费者选到好货,能够选到性价比高的货品。
文章插图
这种模式可以说打了淘宝的“七寸”,既然流量入口不在淘宝平台,那么换个平台有什么关系呢?这也间接导致某多多,某音的崛起,迅速瓜分淘宝在电商领域的市场。
截止到2020年年底,拼多多活跃买家数量已经超过阿里,为7.79亿。同时抖音依靠自己在短视频领域的领先地位,也开始发力直播电商,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挖掘自己的需求。
很多时候,客户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如果仅仅打开购物页面,显然太无聊,而通过漫无目的地闲逛,类似于线下门店的逛街一样,让顾客体验到购物的乐趣,这或许是购物电商的逻辑。
文章插图
“双十一”我不在场
最后说点消费欲望的事,过去我们物质短缺,因此在有了钱后便使劲地造。往年的“双十一”,我们无脑买了很多自己不需要的商品,回来之后又懊恼不已,我们不但没有从消费当中感觉到快乐,反而感觉到拜金后的虚无,因此这种过度消费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同时“双十一”也在制造一种我们不在场的孤立感,比如幼儿园里要惩罚一个小朋友,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让其他小朋友陪他玩。
人是社会性动物,总希望自己生活在群体当中,如果“双十一”不在场,会造成一种脱离社会的孤独感。我们之所以在“双十一”买买买,完全是为了营造我在现场的错觉,与朋友们在一起的错觉。
然而现在年轻人的兴趣爱好易变,而且多元,拿最新潮的剧本杀为例,2019年在中国就过了100亿,2021年的市场规模可能会达到170亿,行业增速40%,而且玩家多集中在20-40岁的年轻消费者。
在兴趣迁移的大背景下,即使阿里花费巨大财力搞广告促销,也不能让再度拾起消费饥饿感,同时随着年轻消费者兴趣更加多元,一家平台垄断消费购物的场景也一去不复返。
文章插图
总结
“双十一”本是年轻人自嘲的光棍节,然而阿里却在机缘巧合之下,造出了一个全民狂欢的购物节。在这个购物节里,人们疯狂买买买,在过渡消费的同时,让人们感受到过渡消费后的虚无感。
然而随着新一代年轻人兴趣更加多元,一家平台垄断消费资源的情况将不复存在,同时国家的大政策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在帮助互联网平台崛起后,也需要这些平台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双十一”不香了,我们要适应这一新变化,未来可能没有“双十一”这个购物节,同时也有可能没有“光棍节”这个捏造的传统节日。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景气度|2022,七“贱”下天山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