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棍节|“双十一”为什么不香了?( 二 )
从“双十一”的诞生我们可以看到,凭空创造这个节日非常不容易的,同时也是幸运的。但是我们不能把幸运当做永恒,没有传统文化符号的加持,短暂的幸运早晚会消失。
文章插图
互联网反垄断强监管时代来临
今年的“双十一”,我们没有看到往年热闹的景象,反倒是社交电商、直播越来越火,而随着拼多多、抖音等平台的崛起,阿里被迫让出部分市场。
同时阿里还要兼顾社会责任,除了配合反垄断,同时还要肩负走向海外、为国争光的责任。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可以说得益于国家的扶持,除了有形的的税收方面的扶持,还有无形知识产权方面的扶持,拿音乐产权为例,早年互联网音乐没有任何版权,很多音乐公司在互联网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渐衰落。视频网站的发展也是如此,没有任何版权意识,等平台发展壮大之后,国家才开始强调版权。毫不夸张地说,互联网的发展也有其资本发展的原罪。
文章插图
同样像阿里这样的互联网电商平台也一样享受着无形的支持,要知道早年在淘宝上买任何产品,是不用开发票的,这么明显的BUG,国家难道没有发现么?不是没有发现,是在养鱼,让这条大鱼能够在未来畅游在大海中。
文章插图
时间来到2020年,《反垄断法》的出台,养鱼时代结束,互联网行业躺着挣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
严监管,履行社会责任
的时代。
2021年10月份,美团被罚34.12亿元,2021年4月份阿里被罚182.28亿。美团是因为和商家签订独家合作协议,同时在采用算法等手段,监管商家的“二选一”行为,从而保障自身的垄断权益,因此遭到重罚。同样,阿里也向自己平台上的商家要求“二选一”,因此被市场监管总局罚款4%的销售额。
反垄断、知识产权,这些本是公平市场的基本准则,过去由于我国互联网野蛮成长,忽略了市场规则的保障。在互联网已经发展成为普通民众基本生活的时候,不能再忽视市场规则的保障。
不公平定价、大数据杀熟、限定交易等,这些都在不断挑战商业的底线,尤其在密集资本的追捧下,巨头们更加大胆,也更加放肆。
文章插图
2021年7月2日,网信办发布了《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更像是孙悟空头顶的项圈,让这些互联网公司们“懂规矩”。拿滴滴为例,本想在国庆节前偷偷上市,结果却被责令停止新用户的注册,这就是破坏规矩的惩罚。
在这样宏观大背景下,我们看阿里已经收敛很多,马云也突然低调了,不再在各类舞台上,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不仅如此,马云还把自己在阿里的股份降低到5%以下,同时还剥离了自己董事高管的身份,这样不用再披露自己的行踪,从而让阿里不再因为自己个人问题受到牵连。
文章插图
国家早期培育互联网巨头的初衷并不是想要垄断国内市场,在窝里横,吃完零售还惦记百姓手里那点菜市场;把它们养大,是需要他们能够到更大的市场,与国际巨头们一决雌雄,扩大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
为了响应政策,阿里不但不再收割国内消费者,而是大力扩展海外,通过速卖通、主攻欧美等海外市场,同时在东南亚借助于本地电商,把自己在全球活跃用数大量提升,同国际电商巨头们掰一下手腕。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景气度|2022,七“贱”下天山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