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呆萝卜退场:生鲜电商“可以休矣”
文章插图
文 | itlaoyou-com
呆萝卜倒在了黑夜中。
10月20日晚间,呆萝卜在App发布停运公告称,公司自今年1月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以来,因最终未能引入重整投资人,将停止一切业务。
诞生于庐州古城,走红于社区团购风口,呆萝卜可谓经历着“大起大落”,有单轮斩获超6亿元融资的高光时刻,也曾跌落至负债超5亿、被债权人“堵门”维权的低谷。
光辉与黑暗共同交织,呆萝卜最终还是倒下了;这背后,生鲜电商赛道经历着多轮“生死局”,一众企业前赴后继奔赴“卖菜”生意海,但善始者众、善终者寡。
如今再看,生鲜电商难道是“伪命题”?
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社区团购再度站上风口、互联网巨头纷纷参战,这一行业盛况的出现,某种程度也归功于疫情后生鲜赛道的火热。
生鲜,指所有未经烹饪加工、只做必要保鲜的初级产品,包括餐桌上几乎每日必备的蔬菜、肉禽蛋等;因此,生鲜是高频刚需品类,但入局者往往很难做成。
不过,巨头玩家显然拓宽了“生鲜电商”的定义,除生鲜产品外,平台还售卖大量快消标品,美团在内部更是将美团优选业务定义为“社区电商”,而非“社区团购”或“生鲜电商”。
呆萝卜退场背后,“生鲜电商”是否也会消亡?
起落背后2019年时,呆萝卜就曾走入至暗时刻。
那一年,呆萝卜布局的门店数量超过1000家,APP的月订单量超过1000万单,并在当年9月拿下企业成立以来最大一笔单轮融资——金额达6.34亿元。
资本弹药得到补充后,呆萝卜迅速在杭州新建第二总部,由创始人李阳亲自“坐镇”督战,计划从大厂高薪“挖人”,同时启动耗资5000万元的补贴计划。
风风火火的一轮扩张计划,也为呆萝卜的崩塌埋下注脚。
2019年11月,呆萝卜就被曝资金紧张、拖欠供应商货款及员工薪酬;到2020年申请破产重组时,审计数据显示,呆萝卜的账面负债总额达5.19亿元,但账面资产仅1.27亿元。
从拿下新融资到申请破产重组,呆萝卜由高光到低谷的时间,也不过半年有余。简单回顾这首轮败局,呆萝卜触碰了创业公司经常会踩的雷:
扩张节奏过快。
在补充新资本后快速扩张,呆萝卜的选择无可厚非,但企业自身的组织能力、运营效率和盈亏情况,又是否能支撑扩张节奏的提速。
显然,呆萝卜的扩张过快、过猛,甚至在破产重组前,有数据显示,呆萝卜仅有20%左右的门店实现盈利,一部分门店是“纯亏损”。
门店自身的亏损情况还未得到有效缓解时,呆萝卜又迅速增设杭州总部,人力物力成本再次水涨船高,加之传言中的呆萝卜B轮融资,也没有如期到位,最终导致其现金流崩盘。
这也成为压垮呆萝卜的最后一根稻草。
完成大笔融资后却又“死于”扩张节奏失速,呆萝卜创始团队的管理能力似乎并不成熟,但李阳及其合伙人创业之心不死,在2020年9月破产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后,呆萝卜又再度出山。
当时,李阳宣布,呆萝卜已经收到一份1000万美元的投资意向书;而到今年,呆萝卜又悄然开始新一轮扩张,在安徽省内经营约150家门店,其中130多家在合肥。
这一次,呆萝卜的扩张更为“小心翼翼”。今年年中,李阳也向媒体表示,“呆萝卜的发展规划是今年和明年立足合肥。采取谨慎的经营,在可持续、盈利的前提下,再寻找一个适配模式的增长路径。”
显然,呆萝卜的姿态已极为低调,但仍然活不过这个寒冬。
和首轮扩张失利不同,呆萝卜这一次的彻底退场,问题不在内部而在外部:社区零售行业的激烈竞争,最终导致呆萝卜被“斩下马来”。
推荐阅读
- 封号|亚马逊新CEO上任,中国电商成重点封号对象,企业半年亏损7.4亿
- 南极人|“掏家底”式购入多个亏损品牌,南极电商斥资5亿做的是亏本生意?
- 互联网时代|结束10年亏损,连续三个季度盈利,阿里云的估值升至8000亿元
- 京东|刘强东果然有远见,“闯荡”12年亏损12年,终养大一只千亿独角兽
- 营收|两季度亏损98亿,滴滴还能坚持多久?
- 调整|滴滴第三季度经调整EBITA亏损75亿元 亏损扩大
- 一线城市|李彦宏:2025年萝卜快跑将扩展到65个城市
- 水泵|小呆评测 篇七十九:陶瓷质感高端大气,造型灵动焕发勃勃生机
- cfo|百度季度亏损了165亿,裁员先动谁?百度游戏MEG被整体裁员
- 市场份额|蘑菇街被爆技术部裁员80%!连年亏损,股价跌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