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呆萝卜退场:生鲜电商“可以休矣”( 二 )
就以呆萝卜的大本营合肥为例,生鲜传奇、谊品生鲜两大社区零售店也起家于此,钱大妈、宝能生鲜也纷纷从去年开始,入驻合肥。
社区团购新军更是以“烈火烹油”的态势进驻全国市场。从去年9月到11月,多多、美团和橙心相继在合肥开城,互联网巨头以“次日自提”的模式,精准打击呆萝卜。
更何况,巨头在社区团购业务上一个季度投入的资金,甚至远超呆萝卜过往多轮融资的资金总额。
分野巨大。
在巨头“围攻”之下,与社区团购重合度极高的呆萝卜模式,生存希望极为渺茫,甚至连谋求转型的机会都没有。
同时,巨头参战社区团购,也提高了资本市场的“入局门槛”,投资方纷纷都“捂紧”钱袋子,这对急需外部输血且已经元气大伤的呆萝卜而言,绝非好信息。
最关键的,社区团购的商业模式本身,之于呆萝卜而言就是“降维打击”;生鲜自提店模式如无强大的供应链及履约能力支撑,到最后基本都是“一地鸡毛”。
因此,呆萝卜倒在了“二次出山”的路上。
试图卷土重来的呆萝卜,最终败倒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而其背后代表的生鲜电商各路力量,也都经历过类似的“生死轮回”。
“生死”轮回自2005年起,生鲜电商创业者们一直在“生死局”里浮沉。
彼时,主打网上售卖水果的易果生鲜问世,其后一批玩家接连涌入生鲜赛道,包括和乐康、沱沱工社、优菜网等玩家。
但2005年的中国,电商概念也才刚刚被大众所知晓,一批打着“生鲜电商”旗号的玩家,无外乎是复制粘粘了普通电商模式,对生鲜供销链路并无创新,最终很多企业也是以倒闭收场。
国内生鲜电商创业的第一轮小高潮始于2012年,当年由褚时健创立的“褚橙”产品风靡一时,也因而催生了“本来生活”平台,以及大量更为成熟的生鲜电商玩家。
有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生鲜电商市场交易额130.2亿元,同比增长221.5%,2014年仍然保持125.8%的增速。
生鲜电商赛道火爆,巨头也纷纷下场,阿里牵手易果生鲜、百度加持百果园、腾讯重点扶持每日优鲜……生鲜电商创业也迈入了真正的高潮期。
但狂欢之后,生鲜电商开始了残酷的淘汰赛。
2016年,本来便利、菜管家等14家生鲜电商企业宣告破产倒闭;2018-2019年,36家生鲜电商品牌倒闭;2019年6月,武汉鲜生友请暴雷,相关欠债额超过3亿元……
【 亏损|呆萝卜退场:生鲜电商“可以休矣”】生鲜电商的繁华泡影被戳破,一批地方创业玩家的死亡,似乎也是在向外界宣示:生鲜电商风险大,玩家入局需谨慎。
在传统电商时代,生鲜就是平台最难经营的品类,由于果蔬在运送过程中会出现脱水、挤压损坏的情况,这导致生鲜产品损耗极高,而在国内冷链建设还相对落后的条件下,生鲜电商的履约成本也居高不下。
同时,一旦生鲜电商进行全国扩张,每进入一座中心城市都要重新搭建供应链及仓配体系,而在销售量不会快速起势的客观条件下,生鲜电商在新市场往往要经历长时间的“入不敷出”阶段。
久而久之,“规模不经济”的弊病,会将平台拖入亏损深渊。
重重险阻下,就连巨头也难逃亏损。有数据显示,国内4000个生鲜电商玩家中,仅有1%能够实现盈利,4%持平,88%亏损,还有7%是巨额亏损。
不过,互联网巨头正在用实际行动探索新的模式,例如美团、拼多多等都已入局的社区团购,巨头玩家就通过“源头直采+社会化协作”的方式,再结合自身的资本和流量实力,迅速打造出新的、更强有力的电商模式。
在成立初期,社区团购也是通过生鲜产品来引流,但从盈利层面考虑,快消标品的销售规模大、保质期长,平台目前也在主推调味品、矿泉水、洗衣液等相关产品。
推荐阅读
- 封号|亚马逊新CEO上任,中国电商成重点封号对象,企业半年亏损7.4亿
- 南极人|“掏家底”式购入多个亏损品牌,南极电商斥资5亿做的是亏本生意?
- 互联网时代|结束10年亏损,连续三个季度盈利,阿里云的估值升至8000亿元
- 京东|刘强东果然有远见,“闯荡”12年亏损12年,终养大一只千亿独角兽
- 营收|两季度亏损98亿,滴滴还能坚持多久?
- 调整|滴滴第三季度经调整EBITA亏损75亿元 亏损扩大
- 一线城市|李彦宏:2025年萝卜快跑将扩展到65个城市
- 水泵|小呆评测 篇七十九:陶瓷质感高端大气,造型灵动焕发勃勃生机
- cfo|百度季度亏损了165亿,裁员先动谁?百度游戏MEG被整体裁员
- 市场份额|蘑菇街被爆技术部裁员80%!连年亏损,股价跌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