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专访金象网CEO牛征曌:细节与服务,制胜之道


药店|专访金象网CEO牛征曌:细节与服务,制胜之道
文章插图
作者/张喆 编辑/冯寅杰 (本文原载于《创业人》杂志 )
“市场没有早晚之分,最早的电子商务只是从事于CD、书籍,这些运输不易损坏的物品上,而如今许多物品都可以在网上销售,因此网上购药方式上宾不存在问题。”说话的人是金象网CEO牛征曌,他掷地有声的向采访人员描述着,网络购药未来的蓝海,语气中充满着自信与对未来的希望。
但如果电子商务与医药联系起来,确多少让人心存顾虑。目前中国大陆仅有11家合法的网上药店,一般消费者还没有养成在网上买药的习惯。反而是一些卖假药的网站生意兴隆。因此,如何让金象网发展壮大,现在看来,不仅关乎着一个企业的发展,更是人们审视电子商务与医药行业结合是否成功的标杆。
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促使网上购药走向现实时间回到2001年,这一年被电商圈内誉为“电子商务年”。这一年,许多传统企业、转型做电子商务,当时严酷的经济形势决定企业不可能将宝贵的资源投在没有回报或者缺乏回报的项目上。
因此企业的CIO们,必须为他们花出的每一个美元计算投资回报率。与其跟风潮流,上投资数额巨大的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倒不如做一些小型的电子商务改造,其效果更能体现投资回报率。
也就在这一年,一直在IT行业作垂直领域的牛征曌感觉到,电子商务将会在未来的资本市场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在经过对电子商务模式的考察后,牛征曌认为,如果可以将药店开到互联网上,不仅方便了需求者购物,更可以借此机会让医药搭上电子商务,这辆新时代的“快车”。
但01年的电子商务远没有现在这么成熟,最让人诟病的就是诚信与物流问题。同时,大部分的人对网上购物还是抱着狐疑的态度,对于支付方式及售后服务仍然带有很深的警惕性。
牛征曌在回忆01年的最初汇报的情形时说:“当时在与总公司交流时,我们发现当时的条件还不足矣让医药,这个特殊的产品进入网络市场。市场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国家不会在市场还没有成熟时,就批准药物进入网购。对电子商务,我们还是持观望的态度。”
自从瞄准电子商务这个领域后,牛征曌从此就开始密切的关注这个领域的发展。不出他所料,电子商务在经过人们最初的陌生期后,在04年进入了快速成长时期,尤其是宽带的普及,让互联网以更加便捷的姿态,进入了中国的千家万户。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的发展除了继续保持高速地发展之外,领域也从最初的书籍、CD、衣物等物品,不断扩大为一个包罗万象的销售平台。
【 药店|专访金象网CEO牛征曌:细节与服务,制胜之道】基于以上几点,金象集团认为,此时介入电子商务的时机已经成熟。2005年,国家开始批准药品可以在互联网上销售,因为药品的特殊性,到目前为止,仅有12家药店获得经营资格。而金象网凭借较好的口碑与实体店的成功,在2006年的10月,顺利获得了《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机构资格证书》,成为这12家的其中之一。
药店|专访金象网CEO牛征曌:细节与服务,制胜之道
文章插图
方便、齐全、互动,网上药店的“杀手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消费时尚,逐步成为消费者购物的热门渠道之一。据采访人员研究资料后得出,2010年网络购物的市场规模将超过4300亿元。使用过网络购物的互联网用户更是接近2亿人。网络购物已经成为发展最迅速,与网民利益最相关的网络应用。
这其中人们很容易想到网购方便或许是人们选择网上购药的主要选择理由,但牛征曌认为,方便只是网上购药优势的其中一种。与众所周知的方便相比,网络购药所具有的种类齐全、及实体店所不具备的客户关怀,才是网上药店真正的“杀手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