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战争|视频战争——微信视频号的困局与出路(上)
编辑导语:随着短视频赛道的火热,微信也推出了属于自己的视频平台——视频号。短短半年,微信视频号就凭借着自己的社交链找到了自己的分发算法,由此日活用户数破亿。但如何微信视频号的发展如何?本文对于微信视频号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它距离成为一个行业的天花板还有多远?我们一起来看看。
文章插图
2020年6月微信视频号首次披露自己的数据,在短短半年时间内,视频号凭借自身社交关系链的传播优势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分发算法,在海量微信用户基数之上,日活用户数达到2亿左右。
文章插图
彼时,调用整个集团之力allin微视但仍然毫无起色的腾讯终于松了口气,腾讯再次凭借张小龙这支天降神兵顺利突破了抖快的封锁,在移动端新时代的流量入口之争里不至于扫地出局。
然而时间一晃而过,距上次披露信息后,除了财报和电话会议中偶有提到“视频号健康增长”“内容生态正在构建”以外,微信视频号再无音讯。
微信视频号如今到底发展如何了?它真的已经突破了抖音快手B站的封锁了么?它距离真正成为视频行业市场里一个有生命力的板块还有多远?微信视频号后续将何去何从?
一、微信视频号的困局1. 手握巨大的流量,却无法将流量转换为生产力我们通常喜欢以DAU来衡量一个产品价值的大小,但这是比较典型且比较粗暴的衡量方式。
同样是2亿DAU的微博,去年单广告收入就仅为抖音的50%。而DAU仅5000万左右的B站总市值达到315亿美元;足以证明,流量规模的大小并不等同于业务价值的大小。
抛开商业论调不同按,从业务的成长能力来看,我一般会用单位流量能够带来的后续生产力的提升价值来看对流量的利用是否能生生不息。
对于内容型产品而言,最朴素的业务飞轮如下:
文章插图
这里面最核心的驱动环节在于有价值的好的内容能够源源不断的吸引更多用户,而流量的增长又能进一步带动内容创作的繁荣。
如果在流量转化为生产力这个环节是断掉的,会遇到什么问题呢?
免责声明:这里的生产力指的是优质内容创作的生产力,不代表小龙哥所提出的想要做“视频化表达”。老苏认为,现在整个视频行业都还远远没办法促成真正的“视频化表达”,有兴趣讨论这个话题的可以留言老苏,老苏专门开一篇讲讲为什么。
文章插图
假设我的流量规模在半年时间内扩大10倍,人均对视频内容的消耗数量和质量要求不变,则为了维持同等的浏览深度和粘性,可消费的内容至少需要对应扩展10倍。
【 视频战争|视频战争——微信视频号的困局与出路(上)】内容的增长如果跟不上流量规模的增长,就会稀释用户内容体验。
文章插图
内容供需的平衡被破坏,内容的供给跟不上内容被用户消耗的速度。用户刷着刷着就没内容可刷,或者用户越刷内容越差,刷几条就刷不下去。
不仅如此,内容的丰富度其实也会严重制约推荐算法分发的成长。
文章插图
底层召回内容数据不足时,算法会从候选队列中进行降级召回,即本来算法觉得用户A一定非常喜欢内容A,但是整个内容候选集中都没有内容A,只能递补与内容A可能接近的内容B,当连与内容B都没有时,算法会进一步降级召回,或者直接按照热度排序补充全局热门的内容给到用户。
推荐阅读
- 私域化|干货分享︱线下零售新机遇——品牌私域化五步走
- 太空旅客|华为视频App新版本测试:支持边下边播
- 短视频|短视频做游戏,难逃"裁员潮"?
- 直播间|资源砸进去,视频号直播带货今年能“起量”吗?
- 视频平台|创作激励“姗姗来迟”,视频号“还能饭否”?
- 中国电信|中国电信推出天翼空中上网产品:支持在线音视频等
- 信息页|企业微信4.0重大版本正式发布:支持微信客服、视频号
- 容错率|短视频单列和双列,谁的内容容错率更高?
- 广电总局|广电总局:去年10月以来清理违规账号38.39万个,违规短视频节目102.4万条
- 企业|企业微信、腾讯会议、腾讯文档三大产品融合打通 企业视频号、微信客服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