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著作权对于软件的最终用户划分为四个类别【侵犯著作权罪】

著作权对于软件的最终用户划分为四个类别【侵犯著作权罪】


来源:长昊商业秘密律师(侵犯著作权/侵犯著作权罪/著作权保护/软件著作权罪诉讼律师)

【案件简述】

原告微软公司诉称:原告开发完成了MicrosoftServer(微软服务器)系列操作系统计算机软件,包括但不限于MicrosoftWindowsServer2003EnterpriseEdition(微软视窗服务器2003企业版)、MicrosoftSQLServer2008Enterprise(微软数据库服务器2008企业版)等,其就前述系列计算机软件所享有的著作权亦受中国法律保护。被告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世界级管理软件提供商。原告发现,被告未经其许可,擅自在其经营场所内的计算机上复制、安装并商业使用原告享有著作权的上述微软视窗系列计算机软件。为此,原告曾专门与被告进行协商,希望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行为,但被告拒绝正版化采购并继续侵权。据此,原告认为,被告未经许可复制、安装并使用原告软件的行为,侵犯了原告享有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依法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故请求法院判令:1、被告立即停止对原告著作权的侵害,立即停止其未经许可复制、安装及使用原告享有著作权的MicrosoftServer(微软服务器)系列计算机软件,包括MicrosoftWindowsServer(微软视窗服务器)系列软件,MicrosoftSQLServer(微软数据库服务器)系列软件的行为,并删除或销毁被告持有或控制的全部侵权复制件和/或含有侵权复制件的载体;2、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人民币4,049,076元(以下币种均为人民币);3、被告承担原告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律师费50,000元;4、被告在《人民日报》中缝之外的版面上书面向原告赔礼道歉;5、本案的诉讼费由被告承担。审理中,原告以考虑到被告系国内领先的管理软件提供商、一旦删除涉案软件将可能影响其向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为由,撤回第1项诉讼请求;另将第2项诉讼请求变更为判令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人民币3,361,539元。
经审理查明:

原告|著作权对于软件的最终用户划分为四个类别【侵犯著作权罪】
文章插图
一、涉案计算机软件版权登记情况

2003年10月2日,原告就MicrosoftWindowsServer2003EnterpriseEdition(微软视窗服务器2003企业版)计算机软件向美国版权局申请版权注册登记,注册号为TX5-811-026。版权登记证书上登记的作品完成年份为2003年,并于2003年4月24日在美国首次出版,版权所有人显示为原告。
2008年3月18日,原告就WindowsServer2008Enterprise(微软视窗服务器2008企业版)计算机软件向美国版权局申请版权注册登记,注册号为TX6-880-740。版权登记证书上登记的作品完成年份为2008年,并于2008年2月27日在美国首次出版,版权所有人显示为原告。
2006年12月12日,原告就MicrosoftSQLServer2005EnterpriseEdition(微软数据库服务器2005企业版)计算机软件向美国版权局申请版权注册登记,注册号为TX6-486-660。版权登记证书上登记的作品完成年份为2005年,并于2005年10月26日在美国首次出版,版权申请人显示为原告。
2008年10月17日,原告就MicrosoftSQLServer2008Enterprise(微软数据库服务器2008企业版)计算机软件向美国版权局申请版权注册登记,注册号为TX6-881-816。版权登记证书上登记的作品完成年份为2008年,并于2008年8月8日在美国首次出版,版权申请人显示为原告。
2012年6月7日,原告就MicrosoftSQLServer2012Enterprise(微软数据库服务器2012企业版)计算机软件向美国版权局申请版权注册登记,注册号为TX7-550-556。版权登记证书上登记的作品完成年份为2012年,并于2012年4月1日在美国首次出版,版权申请人显示为原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