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剪|视频人才缺百万,30秒完工的"AI编导"能替补吗?
文章插图
图源:图虫创意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故事荟(ID:cjgshui),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随着直播短视频的红利呼啸而至,网红达人、MCN机构、品牌商家蜂拥而来。短视频市场需求暴涨,专业人才稀缺昂贵、生产工具滞后、优质内容供给不足、营销转化效果低下等痛点越发凸显。
如何低成本批量产生短视频内容,成为了越来越多中小品牌商面临的共同挑战。
日前,阿里设计团队上线了一款短视频生产工具“云剪”,专门为电商场景定制短视频解决方案——利用基础的图文视频等素材,可以简化批量生产短视频素材,试图帮助中小商家低成本搭上短视频营销的高列。
短视频风起,百万人才缺口待补位品牌、平台,永远逐流量和用户而居——短视频,作为用户聚集的“闹市区”,是品牌、商家不舍错过的必争之地。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底,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8.88亿,占网民整体的87.8%;其中,90后的短视频用户占比达到了51.5%,短视频,也成为了品牌连接、触达、转化年轻客群的桥梁。
用户接踵而至,流量澎湃而来,短视频营销,成为了商家、品牌争相涌入的营销主场。
Quest mobile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广告收入中,短视频以503亿元的营收体量,力压新闻资讯的255亿元、网络社交的184亿元登顶,在整个互联网广告大盘中占比高达42.6%,贡献了近半壁江山。
有视频营销第一股之称的剧星传媒,2018年短视频业务的营收仅为4.1亿,到了2019年,该数值刷新为29亿,同比增长7倍有余。
行业爆发,专业人才和优质内容供给短缺却越发凸显。
2020年,巨量大学负责人于洁楠曾测算,国内的短视频营销人才缺口可能达到百万量级。
剧星传媒CEO俞湘华颇有同感,“一方面发展太快,所以缺人才;另一方面教育滞后导致专业人才稀缺”。
他清晰记得,公司刚刚涉足短视频业务时,很多员工缺乏对广告营销和市场传播的专业化、系统化认知,要靠公司从0到1培养。待到新手培养成熟,可以独当一面后,却轻易被同行高薪挖走。
专业的短视频制作机构尚且缺人,商家、品牌对于短视频制作人才的饥渴更上层楼。
淘宝店主王方(化名)就是其一。他主要售卖USB外接录音设备,曾一度考虑搭建短视频内容团队拉动销量,但试错了一圈发现,难以找到合适的视频人才,“比如说,流量思维很重要,电商短视频不是会拍就可以的,关键是要有人看,要能符合算法衡量标准,要能拉动销售,同时懂得这几点的人太少了”。
另一重压力来自不堪重负的人力成本。
一个初创的小型电商品牌,要想搭建短视频团队,最为简单的人员配置通常也要4-5人,编导1人,内容策划1人,拍摄1人,剪辑1人,运营1人。而据猎聘发布的《短视频领域就业大数据报告》显示,短视频中高端人才平均年薪30万,已经超过金融互联网房地产等传统高薪行业。于大量长尾商家品牌来说,上述成本不堪重负。
人才流失风险也如影随形。知名博主李子柒曾因独特的中国风视频风靡海内外,今年却和MCN机构微念产生股权纠纷,一度断更数月,微念因此遭遇重创。
短视频内容人才找不到、用不起、留不住,在分秒必争的商业洪流里,大多数商家们只能眼睁睁看着短视频营销的列车疾驰而过。
30秒完工的AI编导能否补位? 人才短缺之下,一大批短视频制作工具,已经陆续上线,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视频长剪短工具,比如从1~2小时的长视频里,剪辑出数十个精彩的高光片段,但一方面,长剪短方案要依赖于优质的长视频或者直播素材,其次,这一方案难以过滤掉长视频中没有价值的小片段,比如打招呼和闲聊废话等,后期仍需人工优化才能用于投放。
推荐阅读
- 太空旅客|华为视频App新版本测试:支持边下边播
- 短视频|短视频做游戏,难逃"裁员潮"?
- 直播间|资源砸进去,视频号直播带货今年能“起量”吗?
- 视频平台|创作激励“姗姗来迟”,视频号“还能饭否”?
- 中国电信|中国电信推出天翼空中上网产品:支持在线音视频等
- 信息页|企业微信4.0重大版本正式发布:支持微信客服、视频号
- 容错率|短视频单列和双列,谁的内容容错率更高?
- 广电总局|广电总局:去年10月以来清理违规账号38.39万个,违规短视频节目102.4万条
- 企业|企业微信、腾讯会议、腾讯文档三大产品融合打通 企业视频号、微信客服上线
- 网站|收费怎么转移仇恨,给长视频支个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