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百度、小米都在造车,腾讯在造什么?( 四 )


阿里、百度、小米都在造车,腾讯在造什么?
文章插图
通过微信车载版可将车辆位置实时发给好友
当然,腾讯的这套智能座舱生态上车,目前也面临一些挑战。
钟学丹告诉虎嗅,“汽车在进化过程中,软件架构和平台也在不停地演进,如何有一个更标准和更稳定的平台,这也是更有利于各个服务之间更好打通,这个过程有一个持续演进的过程。”简单来说,腾讯在车端生态的开发大多数走前了前面,但车企从研发一款产品到产品上市、销售,少则1年多则5年。
就拿智驾地图来说,虽然腾讯拥有业内最大高精采集车队,将在年内覆盖全国35万公里高速和城市快速路。但该功能落地到量产上车,还需要等到明年第二季度。而腾讯能做的,只可能是加速迭代周期,但依旧需要遵守制造业的客观规律。
另一方面,就是差异化的问题。每款车的定位、每个品牌的属性不同,注定是需要与每家车企共同制定出最合适的一套方案,这个创新的过程涉及的资源和精力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以钟学丹举的高精地图的例子来说:“如何让高精地图更好地服务整车自动驾驶的需求,这里面其实也需要跟硬件、软件相关的合作方更好地配合合作。比较大的挑战是在于,很多体验是需要大家一起创新,不是一个现有的体验。需要大家不断地相互理解,以及更好地站在用户的视角思考,如何帮助用户更好地改进驾乘体验。”
写在最后
对于智能汽车未来发展,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智慧交通与出行总裁钟翔平的观点是数字网络会成为新的爆发点,“当聪明的车,跑在智慧的路上,行成了一张立体的、流通的、鲜活的数字网络,涌现出空前的新机遇和新价值。”
在智能汽车大爆发前夜,腾讯的这张“大网”已经缓缓铺开了。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