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词语反射,消费者需求共鸣的新方法与新工具( 三 )
“不挂杯的葡萄酒好”、“能倒出酒花的酒好”、“土鸡蛋土蜂蜜,带土的好”、“车门声音沉的车好”、“洗发水植物的好”、“家乡的物产好”等等,你看看,这就是消费者的判定法,多数可取,少数未必科学,但你要尽量满足消费者,不用去说教。如果就是要指出错误,做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博得眼球,实际还是要利用消费者的行业判定词去续写故事而已。无论是正面对接还是反面恐吓,最终都是因为抓准了这个叫做消费者行业判定词的反射作用。
5. 强词语反射强度一级,症状与表现描述词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只知道描述现象不知道具体的称谓;只知道症状不知道背后的疾病;只晓得是这样做的,不知道还有某种具体的说法或者科学。事实就是这样,你现在阅读的这段文字也是这个问题,你可能已经在这样做了,但不知道背后还有这样的一个叫做词语反射的理论存在。
老话说对症下药,说的太好了,先得了解表现、感受,这就是症状,之后才能确定表现背后的具体病症,有这个表现未必是这个病,但这个表现你是确定的,只有通过这个表现才能连接到你。是的,没错,只有通过具体的感受才能和你直接链接。
所以,症状、表现、具体感受是词语反射一定要研究的。药品、医疗服务这个是症状词语反射显性行业,直接阐述症状,把症状归类,给出解决方法就能精准链接到患者。比如“孩子多动厌食,可能有铅中毒危险”,症状,归类到铅中毒,你说你着急不着急,看吧,验血吧,好了,链接到了人群。
食品、服务行业多数面对的是词语反射隐形行业,你需要在众多表现、症状、描述中搜索,找准目标人群,找准他们的描述,之后才能切准市场。“怕上火,喝王老吉”,这个上火是大部分人的症状表现,也是很多人的一种说辞“昨天吃辣有点上火”,找到这个点需要的是提取能力(具体方法见往期公号文章——人民词语)。
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原则就是在消费者词语库中能够呈现一定的反射级别,才能去链接,不能凭空造词,更不能生拉硬拽拼凑在一起。
五、写在最后如何运营词语反射?怎样找到强词语反射?
说到用的问题,词语反射主要就是解决消费者和产品是不是同频的问题,是不是把产品最具优势的部分和消费者最能起到反射的词语相连接,让传播深入内心,让产品缩短启动期,最好还能占领一个反射词成为这个词的替代品。据此,词语反射可用在命名上,可用在核心诉求提炼上,可用在传播广告中。
产品优势的罗列尽量包含消费者端的反射词语,直接用“暗语-反射词语”接头,不解释,不翻译,把反射词语的消费经验、高频词、核心指标、行业判定、症状表现五大原型统统收编。品名反射词语化、广告语就是反射词语、核心诉求是反射词语的高概版。
没有打动消费者,除了产品品质之外,就是词语反射仅仅停留在嘴边,这个词语反射库的建设需要用脚去丈量,我建议每个产品生产者都应该建立起一套自己的消费者词语反射库。从懂产品到懂消费者语言。我是张大力,新思维,反射营销战略,务实消费者研究。
本文由 @张大力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 消费者|词语反射,消费者需求共鸣的新方法与新工具】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推荐阅读
- 雷士照明集团副总裁兼电商总经理曾宇衡:直播电商加强了品牌与消费者互动|定制快讯| 雷士照明
- 治理|B站治理恶意表达低俗类词语,多次违反账号将被封禁
- clv|如何选择小众赛道?先对消费者进行价值评估
- 消费者|消费者哪些权益受法律保护
- 到店消费3.0时代,如何留住实体店消费者?
- 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消费者下单付款成功不发货“十荟团”运营主体被重罚30万元
- “听不懂人话”的客服,消费者怨声载道,企业为啥却爱得不行?
- 消费者|同一款的衣服,拼多多和淘宝相差了35元?网友:全都是套路
- 刘强东|刘强东想不通为什么网购消费者喜欢用淘宝,而不是京东呢
- 森林|元气森林出海在亚马逊开店,看看美国消费者怎么评价它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