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尾款人”的定金能退吗?这些套路要小心→
【 商家|“尾款人”的定金能退吗?这些套路要小心→】“双十一”你付了多少尾款?面对活动越来越大,规则也越来越复杂的“双十一”,一件商品有预售价、券后价、定金+尾款价等不同价格,消费者要结算购物车里的商品,得先算得清一道道数学题。
今年“双十一”,消费者买很多商品都需要先支付定金,付了定金又不想买了,却发现定金不能退;还有的消费者付完定金后发现,比直接买还要贵。“双十一”购物迎来最高峰,消费者该如何处理支付定金后的一系列问题?
预付定金后问题百出:
商家上调尾款、被告知无货不能退定金
来自安徽的陶女士说,今年“双十一”她付了不少定金,为的就是比平时便宜点。“提前做了功课,自己也算了一下,发现商品付定金后的确是便宜一些,放购物车里也能看到活动后的价格,趁‘双十一’买一些大件。”
如果买得便宜,付定金也心甘情愿。江西的刘女士预付了定金,最终买到商品价格反而更贵。
文章插图
△“双十一”期间电商平台用户支付截图(源自网络)
本月1日是各大电商平台的“双十一前奏战”,刘女士为了买一双鞋子,各种盘算满减后,通过“定金+尾款”的方式以569元在官方店入手。第二天商家直接推出更优惠政策:“不用定金、尾款,优惠后只要558元”,虽然只相差11元,刘女士表示还是不能接受。
南京的赵女士为了买一款空调,在平台支付定金后,促销当天却发现商家没货,定金没法退,尾款也不能付,7天无理由退货退款自然也无从谈起。询问客服后,依旧是“定金无法退还”的一套说辞。
商家“先涨价后降价”
让消费者眼花缭乱
除定金问题外,消费者反映最多的是商家的“先涨价后降价”。打开正在促销中的几款商品,总台央广中国之声采访人员发现,不少商品在一个页面上有多个价格:原价、“双十一”价、限时券后价、定金尾款价等眼花缭乱。
两个月前,王女士在某购物网站上相中一条裙子,打算等到“双十一”有优惠时购买,结果她发现“双十一”期间的价格比之前还贵。
“裙子之前是660元,现在‘双十一’的优惠价格是689元,差的钱虽然不多,让我心里对‘双十一’促销画上问号,让人反感,不太想在‘双十一’时购物了。”
文章插图
△图为用户尾款支付截图(源自网络)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
“双十一”禁止“先提价后打折”
针对网络集中促销活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向全国互联网平台企业和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下发《关于规范“双十一”网络促销经营活动的工作提示》,其中就要求提高促销行为的公开化和透明度,禁止采取“先提价后打折”、虚构原价、不履行价格承诺等违法方式开展促销。
总台央广中国之声采访人员就商家虚构原价、“旗舰店付定金反而贵”问题,向某电商平台询问相关情况,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另一家电商平台对消费者关心的问题回复称,会通过算法模型和大数据的能力,不断加大对平台价格违规场景的调控力度,努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关于“定金”的规则,平台上,商家可自行选择不进行优惠、定金抵扣、尾款立减等方式,按照规则定金不可退还,但如果出现特殊原因,消费者还可以联系客服协助解决。
“定金”和“订金”区别大
法律后果完全不同
对于“双十一”期间的定金问题,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告诉总台央广中国之声采访人员,消费者提前交定金,是一把“双刃剑”。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景气度|2022,七“贱”下天山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商家|网购衣服7天内退货被拒,女子多次反映未果,商家晒出数据打脸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