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只需花30元,发货地秒变国外,实测后细思极恐( 二 )


快递|只需花30元,发货地秒变国外,实测后细思极恐
文章插图
“异地上线”包裹显示的物流信息为韩国发货。
次日晚,采访人员寄到深圳的物品显示已经签收。而阿良提供的“异地上线”快递单号物流信息则显示“从韩国首尔国际转运仓发出扫描”,“韩国首尔航班起飞”。该快递不到两天就“乘坐航班”运抵深圳,并“交快件运营人清关”,随后长时间停留在清关状态。
据此前媒体报道,实际上,从海外发货的物流信息都是电脑系统造假,“异地上线”一般都会模拟海外件进口流程。这一说法得到了阿良的证实。“韩国寄出的快递,完成清关才能寄出,需要过程。”阿良称,实际上他也要等到单号上显示清关完成后,才能将包裹从深圳发出寄到广州。
经过大约6天时间,采访人员从广州寄出的快递包裹最终回到采访人员手中。包裹上的快递面单显示的正是阿良提供的“异地上线”单号,寄件人一栏有“chen”和“韩国首尔”的字样,其余是英文,指向韩国的某个地址,采访人员查询发现该地址并不在首尔。寄件人一栏留下的电话则是一串很明显乱填的手机号码。包裹的外包装上仍写着采访人员当初用黑色笔写的实际收件人姓名和从广州寄件到深圳的单号后四位数字,疑似未曾拆封过。
快递|只需花30元,发货地秒变国外,实测后细思极恐
文章插图
南都采访人员在广州寄出的包裹,在6天后又回到采访人员手里,但发货地变成了韩国首尔。
如何造假?
行业人士:获取海外网点的单号
根据“异地上线”包裹的快递单号,采访人员在圆通国际的官网上查询到,该件的“走件详情”与采访人员通过“快递100”这类查询平台查询到的物流信息一致。11月10日,圆通方面回应南都采访人员,情况正在调查中。
采访人员查阅发现,此前曾有报道曝光“快递异地上线”,涉及多家快递公司。当时,有快递公司回应提供快递异地上线的网点为“黑代理”,也有快递公司解释为“个别加盟商为不法分子提供虚假快递信息”,并关停了一批国内加盟商的海外客户账号。
“异地上线”快递单信息是如何造假的?据此前报道中行业内部人士的说法,快递单号就像人的身份证号,任何一个单号都有归属的快递营业网点。如果国内快递网点能够获取海外网点的单号,再用海外网点的代码去登录扫描设备,只要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就等于是海外网点做了扫描操作,从而实现“异地上线”。
专家:需加快发展数智化监管
物流行业专家杨达卿表示,此类物流单据,一般是境内境外的快递网点协同,制造快递假面单。杨达卿告诉南都采访人员,这种制假贩假黑色产业链此前也被曝光,但难以根治。问题不在于生产或快递某一环节,而在于新经济环境需要新法规和新治理。
他认为,新零售环境下,对虚拟的数字化平台及网店、个人商家的管控,不同于过去市场监管、质检等部门对物理的、有形的商超门店等方面的管控。社交团购、直播带货、即时零售等诸多新零售模式,渠道更多元、更碎片,作假也更隐形。传统监管手段分身乏术,对多样化的网络渠道商品识假有限,企业及个人违法成本低,公众则无法辨识货品真伪。
杨达卿指出,需要在完善数字经济相关法规基础上,推进监管部门加快发展数智化监管,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推进物品编码和电子签章等,强化对供应链全流程的数字化、在线化、透明化管控。同时,强化网信、工信、市场监管、商务、交通运输等跨部门协同共治,推进多维度管控商品流通供应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