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每造两台无人机,就有一只飞蛾失去触角:科学家用真蛾触角做传感器检测气味
文章插图
大数据文摘出品
作者:王烨
如果蛾生有四季的话,我在遇到那个人之前都是春天。
我是一只 Manduca sexta,你也可以叫我的中文名烟草天蛾,虽然我的一生很短,但是过的还算开心。
为了寻找食物,我进化出了灵敏的触角,可以感知到远处鲜花的味道,但正是这唯一让我引以为豪的优势,让我碰到了那个人。
他居然把我的触角剪下来当作传感器放在了无人机上!
——选自《一只烟草天蛾的自传》
无人机可能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传感器也不是。
无论是视觉传感器、声音传感器,都已经在许多自助机器上得到了运用,如今人工视觉和听觉传感器在很多方面甚至超过了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
嗅觉传感器却很少会在自主机器上得以运用,其中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灵敏度不高。
我们到现在都无法做出媲美警犬嗅觉的机器人,所以警犬依旧在安检中承担寻找爆炸物和毒品的重任。
但是如果把生物的嗅觉器官作为传感器加到自主机器——比如无人机上呢?
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就这么做了。
他们把烟草天蛾的一只触角剪下来,然后把电极插入触角的两端,就可以利用触角对气味的感知,制造一个能够追寻气味飞行的无人机!
文章插图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文摘菌带大家一起看看。
每做两台无人机,就要牺牲一只小飞蛾
要制作这样一个传感器,你需要从天蛾身上\"收获\"一个真的触角。
首先,研究人员需要找到一只健康的烟草天蛾,然后在取出触角之前对它们进行麻醉。
一旦触角与活蛾分离,触角还能再生物和化学上保持长达4 小时的活性,而通过将触角存放在冰箱中,可以延长这个时间。
飞蛾的触角是中空的,接下来就可以把电极穿到触角的两端,就像这样:
文章插图
电极的另一端连接着电压放大器和滤波器,通过模数转换器运行,你就得到了一个重量只有1.5 克,耗电量只有2.7mW的化学传感器。
研究人员还将其与普通的人类制造的传感器进行了比较,将两者放在风洞的一端,并释放两种传感器都会反应的气味:花香和乙醇。结果显示,飞蛾触角传感器的反应速度更快,感知气味恢复的时间更短。
文章插图
飞蛾触角中的嗅觉神经元遇到熟悉的气味时,就会产生电信号,从而电极就会接收到这种气味。它比传统的金属氧化物气味传感器敏感得多,体积更小,效率更高,是无人机的理想选择。
一个传感器只需要一根这样的触角,所以每只飞蛾都可以用来制作两个这样的气味传感器。
模仿飞蛾搜索气味,自主搜寻目标
这项研究是由华盛顿大学领导的一个团队开发的,成员有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机械工程教授的博士生 Melanie Anderson,生物学教授 Thomas Daniel,机械工程助理教授 Sawyer。
这个嗅觉无人机项目名为Crazyflie 2.0,他们制作的这款利用飞蛾触角当传感器的无人机名为Smellicopter。
研究人员首先将\"飞蛾传感器\"添加到一个普通的开源手持四翼无人机上,然后通过建立一个\" 投掷和激增 \"协议来模仿飞蛾搜索气味的方式,从而使得 Smellicopter 可以自主追寻气味进行导航。
推荐阅读
- 两台苹果手机怎么转移通讯录
- 传感器|使用18个月后,再评360X95扫地机器人
- 传感器|物理安全传感器创企“测度空间”完成千万级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 局域网|不止「摇一摇广告」,手机传感器还在泄露你的这些小秘密
- 加速度传感器|为了让你看广告,开屏广告都用上了“摇一摇”
- ro|起源与未来,大热的“元宇宙”终究要靠小小的传感器来实现
- 传感器|「宇宙」牌香烟、「超级平台」的责任和「打洞」的兔子|极客一周
- 32英寸液晶支架臂惠普飞利浦两台怎么样?不要单看众测表面?
- 索尼宣布首款 AI 图像传感器,可独立完成目标识别
- 1300买了两台移动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