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每造两台无人机,就有一只飞蛾失去触角:科学家用真蛾触角做传感器检测气味( 二 )


文章插图
具体来说,Smellicopter 会先通过向左移动特定距离开始搜索,如果没有感知到任何气味通过特定的阈值,Smellicopter 就会向右移动相同的距离。一旦检测到气味,它就会根据设定的程序改变飞行模式,自主向气味目标飞去。
由于气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所以除非是在源头的下风处,否则嗅觉传感器就无法探测到它们,因此研究人员还在无人机的背面添加了两个塑料翅片,以对空气产生阻力,帮助传感器保持朝向上风向。
传感器|每造两台无人机,就有一只飞蛾失去触角:科学家用真蛾触角做传感器检测气味
文章插图
未来可以应用到对爆炸物的搜索,高中生也能参加
和其他无人机类似,Smellicopter 糊了装备有嗅觉传感器,还装有四个红外传感器,用以避开障碍物。
红外传感器和嗅觉传感器并不冲突。红外传感器每秒测量 10 次周围的情况,当有东西靠近无人机约 20 厘米范围内时,它就会改变方向,嗅觉传感器则开始一个新的 \" 投掷和激增 \" 协议循环。
Melanie Anderson 表示,不需要 GPS 是 Smellicopter 的另一优势,使用四个红外传感器来勘察周围环境,类似于昆虫使用眼睛的方式,这使得 Smellicopter 非常适合探索矿井或管道等室内或地下空间。
Melanie Anderson 还表示他们使用的飞蛾传感器的性能至少比其他人工传感器要好 3 个数量级。
现在,研究人员已经开始修改蛾类的气味检测路径,使触角对其他感兴趣的化学物质敏感,如爆炸物的化学气味,这是这款无人机未来潜在的应用场景之一。
Thomas Daniel 还表示,这个项目相对简单 ,这意味着即使是高中生也有可能参与其中,可能是在地面机器人而不是无人机上。
【 传感器|每造两台无人机,就有一只飞蛾失去触角:科学家用真蛾触角做传感器检测气味】该项目论文标题为《A bio-hybrid odor-guided autonomous palm-sized air vehicle》,发表在《IOP Bioinspiration & Biomimetics》杂志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