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汉|三个门外汉造手机,谁傻谁买单?( 二 )


但吉利同样面对不少的外部质疑和现实挑战。这么多年,手机行业从不缺“门外汉”,但跨界做手机的企业几乎没有如愿的。
与吉利相比,乐视和宝能,处境更为不乐观。
乐视手机实际上已经销声近5年。当初,白衣骑士地产商融创“救”了乐视的上市主体,而隶属于乐视非上市体系的乐视手机业务并不在被拯救之列。现在推出乐视手机的企业与当年乐视手机所在的乐视移动实为两家。由此,此“超级手机”也并非贾跃亭的超级手机。这次“回归”,其实只是某种意义上的“借尸还魂”。
根据介绍,此次十一前推出的乐视手机已经开售,官方售价为1599元,目标用户为网约车司机、外卖小哥、老年人等,并主打全国产概念,从芯片、内存、屏幕、制造均是国内供应商提供。
宝能涉足手机的事情在2020年初就已闹得沸沸扬扬。宝能于2020年10月成立通讯公司。期间,原三星大中华区创新部副总裁束灿曾短暂入职宝能手机业务两个月,后离职加盟OPPO。束灿的速降和“闪离”,再为宝能手机业务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也是在那之后不久,宝能的流动性危机显现。后来,现金流和债务困境蔓延至多个业务板块。2021年初以来,宝能多个业务被爆出裁员、欠薪等问题,深陷困境。造成宝能困境的原因,核心被归结为两条,其一是宝能在汽车等新业务上的巨额投入,但未达盈利预期;其二是地产政策收紧,融资困难。宝能在此状况下打造手机业务,并不属于天时地利人和。
对于这些“新”手机品牌,资深手机经销商宋文坦承并不看好。“大概率行不通。”虽然他特别不期望手机市场被几个寡头垄断。但他判断,现在品牌集成度很高,没有量的品牌从上游芯片企业根本争取不到任何资源。
另外,作为有盈利诉求的老经销商,他不愿意也没有精力为这些品牌去冒险。“你得有足够吸引眼球的东西,配置高、价格特别便宜,或者最好拿到运营商的政策补贴。”宋文称,“但现实情况是,议价权比不上荣米OV(荣耀、小米、OPPO和vivo)这些头部品牌,运营商在5G上投入了很多钱,有不小的资金压力,早已经不愿意补贴手机了。”
汽车企业的逆向行为
如果不被看好,这三个“门外汉”进入手机江湖背后的商业逻辑又是什么?
有不少人士猜测,无论吉利还是宝能,下场造手机,都意在“圈钱”和“拿地”。一位手机人士认为,吉利选择到湖北武汉去布局高端手机业务,一方面是看中湖北目前因疫情而获得的政策倾斜以及资金实力,另一方面是借助当地雄厚的科教资源和人力基础。“至于这些业务是否具有商业逻辑,目前仍是未知数。”
另一位与宝能手机业务曾面谈过的人士判断,这些企业造手机或是为了拿地,或是为了获得银行低息贷款和股市上讲故事抬估值。“企业的很多战略、规划,潜在的目的可能很多。同类型的企业,做同一件事的出发点也可能截然不同。同样是涉足手机业务,吉利和宝能真实目的可能大相径庭。”
但也有人对此看法不认同。“如果李书福真是为了获得政策上的资金支持,完全不需要做手机。”一位熟悉吉利企业战略布局的人士告诉AI财经社,“当下,它宣布成立一个汽车子品牌,都比说做手机更受地方政府喜欢。”
而一位汽车相关人士告诉AI财经社,吉利这两年发展遇到了瓶颈。在自主品牌里面,本来吉利汽车的销量基本上是最高的,但最近两年,吉利销量增幅小,甚至微幅下滑,主要是因为它所有的汽车产品都发得差不多了,而它在新能源车上又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李书福已经没有新的抓手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