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汉|三个门外汉造手机,谁傻谁买单?( 三 )
“听说今年李书福特别强调智能化,要给吉利贴上‘智能科技’这样一个标签,要求各条业务线都按照这个大方向演进。凡是跟智能化密切相关的项目,李书福都是亲力亲为,包括新发的汽车,李书福特别强调科技感和智能感。”另一位熟悉吉利的人士告诉AI财经社。
在此状况下,李书福需要一场变革。而通讯行业专家罗忠生将吉利造手机视作“汽车企业的一次逆向行为”。
“手机是竞争最激烈的行业,对企业的整体要求也是最高的,产品智能化同样也是最完整的。”在他看来,智能汽车除了动力系统、车架之外,无论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还是车联网,跟手机存在很多雷同之处。这种“雷同”能实现两者之间的强关联。
而手机企业也是“最能打的”。特别是现今头部的手机厂商,具备极强的快速反应能力、成本管控能力、智能化技术能力,多方面构筑而成的整体竞争能力,决定了手机企业诸多跨界是“降维打击”,很容易革掉很多传统硬件行业的命。
而这些能力对于传统车企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东西。“他们想通过学习手机行业的经验,提升汽车行业的水平。”罗忠生称。
中兴通讯手机产品战略发展部总经理吕钱浩持有类似的观点。“全球最大的消费类市场无非就三个,房、车,以及智能手机。”吕钱浩说,而全数字化、全智能化,并且以消费者体验和生态为核心,只有手机行业做到了。
智能汽车的概念很火,但众所周知,汽车上真正的智能远未实现。“大家都还没完全看清楚。”在吕钱浩看来,当前汽车行业所处的节点,就像当年手机从功能机向智能机转变的期间。
“诺基亚做出了塞班系统,但当时人们并不知道智能手机最终是什么样子。”吕钱浩对AI财经社说,“汽车也一样,现在最多只能叫有限的智能,行业仍在探索,真正比拼的是,到底谁能率先把这条路探明白。”
作为传统车企吉利的掌门人,李书福家大业大。但与新造车势力不同,李书福缺少互联网和智能化基因,缺少增加消费者认知新鲜感的故事和背景。换句话说,面对未来智能生态的大机遇,李书福和吉利并没有多少可循的经验。
“这时候做手机就变得很容易理解。”吕钱浩称,吉利需要真正了解智能手机行业演变带来的商业模式和对内流程理念的改变,甚至还有组织架构的全新变革。“很多观点认为,李书福做手机是为了整个集团的估值讲故事,其实恰恰相反,现在再讲智能手机的故事很难在股市上对它有什么帮助,而且短期内很难赚钱。”
文章插图
李书福和雷军,视觉中国
“要在真正的智能汽车兴起前,争取探索上的主动权。”吕钱浩说,“而不是等到兴起后,陷入被动和无奈。”
曾在富士康科技集团担任资深副总裁、负责夏普手机和富可视手机业务的罗忠生回忆,五六年前,郭台铭去苹果参观,当时库克就已不再跟他谈论智能手机了,“只跟他谈汽车,向他展示苹果汽车的研发中心。”以此推断,苹果至少在2015年前后就已经将很大的精力放到苹果汽车上。也是从那个时候,富士康开始做汽车方向上的布局。两者的关联是一个大势。
前有苹果下场造车,后有汽车厂家反攻造手机。毕竟两者有很多雷同性。“未来一个公司的产品肯定是多样化的,品牌能力也将是多样化的。”经历了20年手机行业的发展,罗忠生观察,只有单一化业务的企业,将很难生存。
除了业务上的相互渗透,回到用户体验本身,很多手机上很好用的应用,在汽车上的适配效果并不理想。“比如手机版的百度导航和高德导航,体验就是比车机版的好。”智能座舱资深从业者魏征称,这在短时间内都将会是常态。
推荐阅读
- 智慧销售|国务院:加快优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运营,培育智慧销售、无人配送、智能制造、反向定制等新增长点
- 基地|永嘉县岩坦镇将打造浙南最大农产品电商基地!
- 氪星晚报丨苹果年底前选定Apple Car制造商;腾讯或下一步减持美团和拼多多的股份;华为申请注册METAVISION商标
- 记忆点|如何通过“心智塑造”轻松赢得用户
- 商贸|衢江:聚焦三大数字场景打造数字生活新服务样板县
- 广告|社交电商如何升级广告电商,打造一个消费省钱、免费消费、赚钱消费的一个平台。
- 传播|金域医学最新回应:不存在“主动传播病毒”“丢失样本”“伪造数据”“瞒报数据”等情况
- 软银|孙正义再次出手,国产企业获百亿投资,欲打造另一只“独角兽”
- 鹰厂长|智能制造SaaS厂商“鹰厂长”完成数百万元天使轮投资
- 贝佐斯|?美国打造的“神器”,为何到中国后沦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