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互联网最卷是周报( 五 )
我甚至觉得这会就是给我一个人开的,因为只有我一个新人。看着自己200字的周报我无奈地笑了,我一个文案可能不懂写作结构吗?无非是觉得没必要在周报上浪费太多时间罢了,200字就能达到总结梳理和有效沟通的目的,没必要非要写1000字。
但显然周报的作用已经远远超过了它本身的意义,变成了职场争斗的工具。谁列的条数多,老板就认为谁干得多;谁写得长,就代表工作态度积极;谁发得晚,就代表谁在加班,代表工作饱和。
为了适应公司,我也开始被裹挟。除了周报越写越长,我也学会了“职场技巧”,定时发送周报。我们公司规定每周五交周报,但没有一个人是在下班前发送的,但其实大家都是在上班时间内写完的,但发送的时间几乎都是晚上九点以后。
现在,我发现写周报比跟甲方爸爸周旋还要浪费脑细胞,我也不知道这越写越长,越写越花哨的周报有什么意义,更不知道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卷着卷着”周报越来越长,
花样也越来越多
妍妍丨24岁 营销编辑
今年年初,我进了一家出版公司工作,本来以为逃离互联网公司就能远离“周报”,结果入职之后才了解到,新公司不仅要求员工写周报,还有日报和月报。
入职第一天,我就被要求和其他员工一样提交日报。但实际上,一整天我都是在办理入职手续和领办公用品中度过的,没做什么实质性的工作,晚上我硬着头皮上网搜了模板编了几句心得体会,通过钉钉提交给了领导,结果领导非但没有因此批评我,还跟我讲“不用在日报里写太琐碎的事情,只要记录自己干了什么就可以。”
我当时天真地以为新公司的工作汇报只要简单的写几句就可,所以在第一周交周报的时候直接“放飞了自我”。我当时只写了自己完成了一二三点工作,全文不超过150个字,完美控制在五行以内;然后复制粘贴到了部门工作周报的共享文档里(因为很多工作需要同事们协同合作,需要互相知道彼此的工作进度)。由于字少,我光荣地第一个交了周报。
结果周日晚上,我们部门的周报文档链接突然被发到工作群里,看着我的“五行以内”明晃晃地排在第一位,后面同事的周报内容一个比一个长;甚至有些人在完成项目后面还写起了工作感悟、反思总结等等,又凑够了三五百字,一个个跟800字高考作文那么长。我才意识到,“内卷”时刻都在。
但是由于之前大领导已经明确发过话,不能在日报/周报/月报这些汇报里写日常开会等琐事,只能写工作/项目进展。无奈之下,我也只好开始写工作感悟等来“水”字数,毕竟数十个人的周报,领导不可能挨个仔细阅读,而一旦“突出”,就会成为自己“工作不饱和”的力证。
我以为周报凑字数已经很痛苦了,结果月报还被“卷”起来的同事搞得花样百出。有一个月开会的时候,领导提了一句要我们随时记录项目时间节点,最好能在月报里有所体现。于是,有人在月报里用Excel做了表格来记录每项工作的花费时长,以此记录时间节点、“丰富”月报内容。
领导看了之后,觉得他的月报做得非常好,并决定在全部门推行这个月报形式,还让人事部门的同事做了一套Excel表格模板,用来统计我们每个项目/工作的时长,美其名曰“我们直接把项目和时长填在表格里就好了,可以节省员工写月报时做表的时间。”
马上就要到月底了,我又要开始准备写月报了。因为有了“努力回忆、凑够(编够)工作时长”的额外工作,我现在写月报的时间,比一开始至少要多花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我理解通过日报、周报、月报记录项目进展流程,但是不断“卷”汇报内容形式,“证明”自己工作足够“饱和”,这种日子,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推荐阅读
- 盲盒|上海制定反垄断、互联网营销算法、盲盒经营活动等新业态合规指引
- 美股|热门中概股美股盘前多数下跌,拼多多、京东等跌超2%
- 以旧换新|从创新产品到升级服务 京东电器年货节以“后背”担当谱写守护篇章
- 渠道|发力折叠屏 进军全渠道 京东与三星强化2022年战略合作
- 京东|京东:与三星签署2022年战略合作协议
- 互联网时代|这5类商品尽量去实体店买,否则坑的还是自己!
- 乱象|微信治理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乱象,“南京头条”“高考山东”等遭清理
- 指数|恒生科技指数跌超1%,京东、B站跌超3%
- 银行信用卡|京东白条升级为“白条卡”只是“业务落地”?背后的业务逻辑究竟是什么?
- 互联网企业|2022,中国互联网何去何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