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欧莱雅大战薇娅李佳琦,平台打算救谁?( 二 )


当然,除了直播带货外,平台还通过各种数字化手段,产业带对接,C2M等方式提高平台效率,均获得了巨大成效。
那么问题来了:当整体蛋糕不再变大,效率提升的速度也放缓时,商家陷入内卷,平台怎么办?
理论上平台是没有办法的,但也可以通过少分自己蛋糕,来维持商家活力,从而服务广大消费者。比如说,将更多原本收费的流量用作活动免费扶持商家,降低商家的各种费用等等,因此我们才会推测,平台的货币化率可能会下滑。
商家|欧莱雅大战薇娅李佳琦,平台打算救谁?
文章插图
再看大主播侧主播在功能上是消费者的代理人,帮助消费者与品牌商家谈判。但需要注意的是:大主播对平台而言并不具有稀缺性,而对于消费者和主播同业有稀缺性。
我的意思是:大主播的出现,是流量的作用。
我们常常说李佳琦薇娅无法复制,是因为他们的个人魅力无法复制,不仅如此,张大奕、李子柒、冯提莫等各种网红都无法复制,但这里有个前提,就是在流量规则不变的前提下。
假设流量红利又爆发了,那么头部主播/网红很可能被替代掉,就像每一批爆款选秀综艺都会再造一批流量明星一样。
试想一下,假设平台明天就不给李佳琦薇娅任何流量了,封杀账号了,把流量灌给其他主播。那么易变的消费者只会惋惜一阵子他俩,然后投入新主播的真香中去,下一个头部主播会自然出现。当然,这个极端假设并不会出现,是因为这种操作会让平台失去商业公信力,并带来公关危机。
也就是说主播会呈头部分布,但依旧根植于平台生态,除非大主播已经像周杰伦那样,成为了一个品牌/明星/ip,这样他对于平台来说就是一种商家价值,处于供给端,而非中间端。
总而言之,大主播最重要的就是流量/曝光,他们的一切价值,都是基于此。
至于供应链能力什么的,都需要源头流量去支撑。因此,平台想再造神其实很容易,主要是值不值当的问题,直播只是一种工具,所以大主播最好也不要幻想可以对抗平台,除非是背后有其他平台的支持,找到了其他的金主。
商家|欧莱雅大战薇娅李佳琦,平台打算救谁?
文章插图
最后看大商家侧大商家自带流量,拥有品牌力,无数用户是大商家的粉丝,会在平台上主动搜索大商家,用户也会因为这个品牌而选择其入驻的平台,因此大商家是平台想尽力讨好的。据说当年阿里就做了很多工作,才搞定了星巴克。
我们很早以前曾有文章提到过,品牌力不是搞搞什么创意营销活动就能构建的,而是需要一个稳定的产品品质,和一个稳定的价格体系。
实际上,产品品质的好坏都不重要,对应的无非是人群定位/使用场景的不同,质量差的产品找到正确的使用场景也可以大卖,但是给用户带来稳定预期很重要,同时稳定的价格体系也是用户稳定预期的重要部分。
大主播和大品牌的角力点,主要就在价格体系的稳定上。大主播在品牌眼中就是卖货渠道,本质上就是渠道于品牌的角力,渠道希望压价,品牌不希望它压价,就这么简单。
这种关系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中不断上演,比如说早期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商超与品牌商家的谈判,国美苏宁与品牌商家的谈判,甚至几大电商平台与品牌商家的谈判,都是如此。
不同于大主播的商业价值根植于流量,对于大商家来说,产品和价格才是最重要的,是其所有价值的起源。大商家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甚至成为某种价值观和精神符号,如果还能提供极具差异化的产品,那么就具有相当的谈判优势,就像前面所说的星巴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