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是,从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启以来,豆瓣用户就在反复要求强化“豆邮”功能,把它做成即时通信工具。可是豆瓣的动作一直很慢,直到今天“豆邮”的BUG还是很多、用户体验平平。豆瓣爱好者甚至自己开发过基于豆邮的“豆瓣聊”应用。哎,无数互联网巨头在寻求开发微信和QQ的竞品,豆瓣却眼睁睁地看着机会错过了。
文章插图
(豆瓣把太多精力放在了无关紧要的次要功能上)
我能理解,一个内容社区的开发者/运营者,在某些方面是很有权力的:他们可以决定社区流量分配,可以决定哪些作者、哪些内容得到关注,可以删文封人,可以随意调整用户界面,可以一声令下就开展大型活动……这些“权力”给了他们一种虚伪的满足感,让他们以为自己就是老大。
错了。任何内容社区的产品经理或运营经理都不是老大。任何游戏的制作方或运营费也不是老大。任何电商平台的任何方面的负责人仍然不是老大。因为在互联网行业,或者任何消费行业,真正的老大只有一个——用户。
任何创业者或管理者,在开始一个新产品,或者为老产品增加新功能时,都会面临一个矛盾:“我的思路”和“用户的需求”可能是矛盾的,大量用户的行为可能将产品导向完全未知的发展方向。这一点在游戏里表现的尤其充分:你开发了一个新英雄,把他定义为坦克,可是高阶玩家很快拿他当刺客用了,而低阶玩家又热衷于让他补C位。这里没有什么“对”和“错”的问题,关键问题在于:游戏还平衡吗?用户自创的玩法和策划脑海中的玩法到底有什么区别?哪一种更能给用户带来最多的乐趣?
非游戏类的产品也是如此。豆瓣的产品经理认为自己是“书影音”平台,但是用户非常想增加游戏条目;用户还明显更喜欢小组功能;用户又强烈要求强化豆邮功能。与此同时,豆瓣的产品经理拟定的扩张方向,却与用户诉求不一致。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到第一线去倾听用户的实际想法、与用户沟通,心平气和地权衡所有选择。豆瓣是因为用户而存在的,用户并不因为豆瓣而存在。
豆瓣选择了跟用户赌气,结果它就衰落了。当然,这不是它衰落的唯一原因,不过我们在此只讨论这个原因。
文章插图
(赌气不但会失去用户,还会失去爱情)
我衷心希望豆瓣能够复兴,毕竟它承载了我以及许多“文艺青年/中年”用户的回忆。我也衷心希望其他的内容社区不要重蹈覆辙。当然,在内容社区扩张的过程中,尤其是在从“垂直/小众”扩张到“水平/大众”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很多挑战,“不跟用户赌气”只是一个最低需求。
例如,你必须拥有一个效率极高、反应速度很快的团队。你必须拥有结果导向、对现实高度敏感的企业文化。你可以依靠一群文艺青年或技术宅去建立垂直社区,但是你必须依靠一群铁血战士去打赢商业竞争。
在这方面,面临挑战的产品/平台很多,名字就不点了。我希望它们都能熬出来,熬到修成正果的那一天。毕竟,为了达到今天的量级,它们已经吃了那么多苦、付出了那么多牺牲、做出了那么多正确的决策;如果倒在黎明之前就太可惜了。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美好愿望而已。
【 经理|豆瓣衰落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推荐阅读
- 雷士照明集团副总裁兼电商总经理曾宇衡:直播电商加强了品牌与消费者互动|定制快讯| 雷士照明
- 经理|「评论功能组件化」实践分享
- 需求池|产品经理如何让产品落地?-产品落地工作流
- 框架|B端产品经理如何构建及输出产品框架图
- 经理|产品经理必会之状态机设计
- 经理|产品经理如何通过第一性原理进行需求分析?
- 夏欢|产品经理下神坛:“小龙”罕有,Bug常存
- 新版本|豆瓣 App 安卓新版本 7.20.0 测试
- 总经理|电竞手机产业联盟大会召开 京东通讯携手合作伙伴共创发展新势能
- 互联网公司|百万产品经理下神坛:传声筒工具人,难成“张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