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李小反
编辑 | 蛋总
综艺《青春环游记3》的一期节目中,贾玲、范丞丞等人来到湖州,体验了传统竹编工艺。节目播出后,“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从事传统手工艺”的相关话题也登上微博热搜。
在快节奏的当下,年轻人更愿意去从事赚钱快、轻松的职业,工艺繁琐、挣钱不易的传统手工艺显然不是他们的最优选择。
不过,我们观察到,也有部分年轻人因为热爱,主动走进了传统手工艺行业中。他们乘着短视频、直播的风口,将传统手工作品推到大众面前。
不过,在热爱之余,这项事业能否给予他们不错的商业回报?
1、年轻手工匠人在火枪的持续燃烧下,碗里的几块碎银融化成液体。将液体倒入模具,待成形后,潘雪用锤子不断锻打银条,之后再将其打磨成圆柱状。接着,她在这根银条上绘图,再经过錾刻,一片羽毛便出现在上面。然后是加热、淬火,再经过造型、清洗、磨砂,一只银镯便完成了。
在潘雪手里,这片刻在银镯上的羽毛,代表了“自由”。
将“自由”刻在最喜欢的银镯上,也代表了年轻人的一种人生态度。
95后苗族姑娘潘雪,出生于贵州,如今是一位苗族银饰锻造技艺非遗传承人。
在苗族,女孩出生后,家里人便会逐步为她准备银饰衣装,潘雪的家人也是如此。在耳濡目染中,她从小就对银饰打造产生了兴趣,稍大后还会自己动手做一些简单的饰品。2019年,还在上大学的潘雪,开始跟着银匠世家第四代传承人学习银饰锻造技术。
文章插图
(图 / 潘雪在锻造银饰)
比潘雪早一年,远在北京的杨丽丽也怀揣着理想,进入到传统手工艺——麦秸画的制作中来。
2016年底,在北京朝阳大悦城附近举办的一次画展上,杨丽丽认识了麦秸画。当时,工作人员介绍称,麦秸画是用莜麦秸秆制作成的,这让她感到震撼。
杨丽丽的家乡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莜麦秸秆的原料就来自这里。但是,在她的印象中,莜麦秸秆的作用只是烧火做饭,或者用来喂牛羊。面前的麦秸画刷新了她的认知,也让她对此产生了兴趣。
后来,通过家人的牵线搭桥,杨丽丽向北京的一位师傅拜师学艺。
2018年4月,杨丽丽辞职离开北京,回到家乡多伦县开起了自己的工作室。
在决定辞职回老家时,她也曾有过犹豫。“不知道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但是那会年轻,也有激情,没有过多思考就做出了决定。”杨丽丽对「创业最前线」表示。
在她的设想中,家乡有原材料,还有旅游资源做支撑,如果借助这些资源,或许可以很好地将麦秸画推广开来。
即便如此,她也曾做过最坏打算。“如果真的在多伦县发展不下去的话,也许我会换一份别的工作。”她的老师带出的很多学生,都转行做了别的工作,比如平面设计、室内装修等。
文章插图
(图 / 工作中的杨丽丽)
据「创业最前线」了解,像潘雪、杨丽丽这样年轻的传统手工艺传承者还有很多,比如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95后北大研究生郎佳子彧,快手上的00后叶雕传承人 “沐筏”,以及做手工皮具的年轻师傅等。
他们带着一腔热血,进入到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中来,不过,他们中有些人还是低估了这其中的困难,开始将一切想象的太美好,殊不知在实践的过程中挑战不断。
推荐阅读
- 品牌方|面对Z世代消费者,传统品牌如何重获新生?
- 大数据|马云“预言”成真了?传统电商在慢慢淘汰,新购物模式已经兴起
- 跨境电商|市商务局服务传统电商企业转型
- 淄川区: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破解传统产业转型难关|“有解思维”看淄博? | 企业
- 直播间|汽车后市场、工业品类等传统线下行业如何线上破局?来听听这些大V的经验
- 中国传统文化|“形神双修”才能让“国潮”永远潮下去
- 金融科技|金融科技的下一站
- 产业|传统裘皮产业搭上电商快车:肃宁举办“双十二”裘皮电商购物节
- 马云|马云“预言”成真?全新购物模式已经上线,传统电商将淘汰?
- 传统燃油车|看待理想的方式,看待现实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