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3|100亿重仓农业,拼多多的逻辑变了


q3|100亿重仓农业,拼多多的逻辑变了
文章插图



文/ 韩璐 编辑/ 史川轩

2009年,20岁的李楠在上海浦东新区的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守着自己家的水果档口,隐约感觉到实体批发生意开始走向下坡路。

同年,刚刚大学毕业的王琦,从陕北只身来到上海,第一份工作就在闸北区虬江路的赛格电子广场,主要为顾客组装电脑。

12年后,两个素无交集的人,参与了同一项事业——将陕北洛川老区的苹果卖向全国,成为拼多多平台苹果类目的头部商家。

“将所有利润投入农业!”对于农业、新农人,拼多多准备押下更多筹码。


q3|100亿重仓农业,拼多多的逻辑变了
文章插图


2021年8月,这家全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电商宣布,设立“百亿农研专项”,将二季度及未来季度利润优先投入该专项,直至百亿目标。

拼多多正坚决重仓农业,用技术武装和壮大它的同盟军。连续获得两个季度盈利后,它已积攒约40亿的资本,预计将优先用于农业技术和人才。


卖出10亿苹果


王琦、李楠的命运交汇,结缘于拼多多和洛川苹果。

2012年,王琦进入一家电商公司,开始接触运营工作,半年之后,他决定返乡创业,回家卖苹果。

早年,农产品电商还处于初始阶段,洛川当地的电商基础十分薄弱,快递物流也不成熟,王琦并没挣到钱。

2020年末,王琦选择在拼多多平台开店,卖的还是老家苹果,团队也只有自己一个人,采购、运营、发货都是一肩挑。


q3|100亿重仓农业,拼多多的逻辑变了
文章插图

今年的苹果采摘季,王琦首批计划收购50万斤的洛川苹果 来源:李云丰摄


在拼多多,农产品领域分配了充足流量,成本也低,王琦的店铺订单量很快有了突破,短短一个月,订单量从日均几十单增至平均700单。

过去一年,他的店铺累计销售额突破600多万,总计卖了200多万斤洛川苹果。

“在拼多多开店,对于中小商家更友好,投入的转化率远远高于其他平台。”在王琦看来,创业成功赶上了洛川发展电商的东风,也踩中了平台的红利。

现在,洛川老区的苹果年产值能到60亿,其中,线上规模超过10个亿,占比15%以上。

要知道,2015年之前,洛川苹果的线上占比不足2%。短短五年,电商规模足足翻了7倍。

洛川县先后筹建了电商中心、物流中心以及电商创业园,孵化出750多家电商小微企业。


q3|100亿重仓农业,拼多多的逻辑变了
文章插图


今年3月,李楠也转战拼多多,开设了店铺,特地把仓库和客服搬到洛川,跟王琦成了同行,一起线上卖洛川苹果。

李楠说,拼多多开店的门槛低,简单易上手,店铺单日销量很快突破500单,投入产出比更高。

据他估计,今年底,自家苹果销售的线上份额,将达到批发档口出货量的40%以上。

“与线下批发相比,电商更容易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李楠发现,批发市场的苹果,个头越大越受客商欢迎,平台用户的反馈并非如此,80mm规格的苹果最受青睐。

李楠已着手整合上游的供应链,并与当地的苹果企业合作,承包了2000亩苹果种植基地,尝试推广苹果的标准化种植。

今年10月,苹果基地首批果子的亩产量超过5000斤,预计明年的亩产量将突破8000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