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阿里CEO张勇开始放权……( 二 )


要么变革,要么灭亡。
以「华为」来说,任正非认为,组织的自我批判,能使流程更优化、管理更优化;而员工的自我批判,将大大提高自我素质,成就各级岗位上优秀的接班人形成,从而保证企业的红旗永远飘扬。
这些年来,在任正非的带动和示范领导下,华为人在内刊、公司文件和各种大会上,不断地公开管理、流程上的不足,敢于进行自我批判,刨松了整个公司思想建设的土壤。培养出一批先知先觉、先改正自己缺点与错误的优秀员工。

管理者|阿里CEO张勇开始放权……
文章插图

「美的」在2010年举行了产值过千亿元的庆典。当时的美的集团,订单很多,连春节都没空放假。根据2011年的财报显示,美的集团年营业收入达到1341亿元。
兴奋过后,美的董事长方洪波发现一个残酷的事实:1341亿元营收的背后,年利润仅66.41亿元。
他表示:"这么大量的订单,其实根本没怎么钱赚,很多订单甚至是亏损的。当时,很多家电企业和我们的情况差不多,就是要做大规模,亏本也要做。可扪心自问,我们究竟为什么这样?"
在不断的反思和讨论后,方洪波在管理层会议上和美的高管们达成了一个共识:拼投资、卖资源的发展方式走不通了。
于是,2011年底,美的确定了转型升级的三个轴:产品领先、效率驱动、全球经营。
经过改革后,美的实现了"产值滞长,利润倍增"逆生长"。

管理者|阿里CEO张勇开始放权……
文章插图

默守陈规的企业会怎样呢?
「诺基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007年的时候,诺基亚营收510亿欧元,市场占有率高达40%,手机全年出货量4亿台。市场占有率和全年出货量的成绩让大部分手机品牌都望尘莫及。
发展到2011年,诺基亚连续三个季度发布盈利预警,2012年诺基亚的市值缩水至100亿欧元,苹果公司市值则增长到近6000亿美元 。
在2012年第二季度的盈利预警发布后,诺基亚股价跌至2.35美元的历史最低点,曾经的手机市场王者,倒在了自己曾经最擅长的领域。
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产品上不创新,在管理模式上不变革。
最终,被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之中。

管理者|阿里CEO张勇开始放权……
文章插图


管理者|阿里CEO张勇开始放权……
文章插图

管理者要学会放权
阿里张勇的放权培养“迷你CEO”的决策,是为了让部门总裁们有更大的自主决策权,从而激发更多好的想法,进而提升部门效益,重振低迷的销售,重塑公司整体形象。
管理就像是放风筝,要舍得放绳,但放绳不等于放手,控制的力度与节奏,是最重要的。
1)信任下属,是放权的前提。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管理者在下达指令之后,要信任你所挑选的人,是可以胜任任务的。
2)放权不等于不闻不问。授权下属自主决策、自主执行,并不意味着管理者可以当个甩手掌柜,在项目的过程中,适时的考察进度,给予一定的鼓励、支持与建议,是管理者应该做的。
3)放权,也要明确权力与责任。对于中基层管理者以及一线员工而言,领导放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绩效,因此在得到“权”的同时,也要自觉承担起相应的“责”。
如果一个管理者事必躬亲,下属会在工作中觉得束手束脚没有发挥,进而必然会养成下属的惰性,总是依赖于管理者的决策与创意。
因此,适度的放权,是管理者需要掌握的管理技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