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印度人民怀念中国App( 三 )
然而这样的应对只有拥有雄厚资金和丰富资源的大厂可以,一些在印度深耕多年的国内中小型企业不愿在风波中无声离开,他们想尽办法留在印度市场,即使是从事一些灰产行业。
他们中有不少投入了现金贷、线上棋牌游戏、社交直播等行业。事实上,这些业务也并非是封禁令颁布后才出现的,但封禁令却犹如一道催化剂,让部分无路可走却孤注一掷想要做印度业务的中国企业,奋不顾身地投入其中。
以最为火爆的现金贷业务为例。除了互联网人口红利带来的巨大潜在客户,印度市场现金贷业务的最大诱惑在于利率,由于当地法律没有对贷款年化利率做出明文规定,很多放贷公司把这个指标保持在200%-300%之间,相关业务在中国被明令禁止,然而如今却游走在印度法律的灰色地带。
文章插图
有从业者透露,对这些公司来说,现金贷业务反而比做互联网App来钱更快。现金贷业务不仅场地和人力成本极为低廉,即便刨除链条上各个环节服务商的费用,每个月仍能保持10%左右的净利润,算得上是一本万利。
同样地,打着棋牌游戏和社交直播幌子的赌博出海产品也层出不穷,早在封禁令之前就有相关数据指出,真金游戏的营收占印度线上游戏市场的55%-60%,虽然与现金贷的模式不同,但最后都会引导用户完成借贷的闭环。
“这些公司放贷时完全不做风险控制和背景调查,放贷的对象大多数都是印度底层,他们根本不具备还款的能力。那段时间因被催款而自杀的社会事件频频发生,去年年底时几个出海公司的中国老板还被逮捕了,事情闹得很大很难看。”曾就职于一家中国互联网金融出海企业的印度人Ashish对品玩说,之后当地也开启了一轮对现金贷和赌博产品业务的清查,很多中国出海公司由此而倒闭,狼狈退出。
在这些挣扎和纠结里,只有电子硬件为代表的科技制造业出海却继续呈现上升趋势,包括小米、OPPO、Vivo,以及Realme等手机品牌在印度的业务并未受到很多影响。
文章插图
据Canalys近期数据统计,以上四家中国厂商占据了印度手机70%的市场份额,其中小米手机的销售量连续两个季度超越三星,成为印度第一大手机品牌。同样地,印度也是小米全球最重要的海外市场。
“中国手机品牌在印度确实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最大原因是印度本土没有诞生出较知名的手机品牌,大家都在用中国和韩国品牌。另外印度大部分智能手机用户都是二三线城市中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中国品牌能满足他们对性价比的需求。”印度资深国际关系研究学者Aditya告诉品玩,中国手机厂商从某种程度上也响应了莫迪政府“Made in India”的号召,“中国品牌的手机盒子上都用大写字体标明了Made in India,这也是其在当地依旧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某位手机出海行业人士也向品玩表示,中国手机厂商多在当地开有自己的工厂,不但带动了生产与消费,也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本地就业。
“这也算留给中国出海企业的一个念想吧,有这些中国手机厂商在,以后政策放开了,印度市场兴许还能回得去。”一位前印度出海圈人士说。
暗潮涌动
有这种念想的中国出海人与互联网企业还有很多。
距离印度第一波大规模封禁中国App已过去近一年半,这片看似已经冷却下来、逐渐成为中国互联网出海史上“意难平”的市场,在其静悄悄的表面下,再次暗潮涌动起来。
“你现在看到的印度市场上那些短视频App,其实都有中国大厂在背后,只是比较低调而已。”一位资深短视频出海人士对品玩透露,虽然各家都登上了印度政府封禁令的名单,表面上纷纷撤出印度市场,但没有人真的放弃过这里,“各家厂商都在做尝试做努力,包括现在也是”。
推荐阅读
- 数字人民币|反逃税、反洗钱、反贪腐!数字人民币席卷而来,剧变正在酝酿
- 收购|外媒消息:腾讯将以数十亿元人民币从小米手中收购黑鲨
- 蚂蚁集团|数字人民币:支付巨头的大考,平台的机会
- 场景|全面开花 潜力巨大!数字人民币渐行渐近
- 瀚巍微电子|融资丨「瀚巍微电子」完成8000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光速中国和高榕资本联合领投
- 数字人民币 App 现已支持拉起支付
- 数字人民币 App 上线,实测吃喝玩乐都可用
- 美团|在微信、京东、美团、滴滴上用数字人民币,体验怎么样?
- 数字人民币APP安装迅猛增长 应用生态有望得到极大提升
- 数据安全|人民网评:进一步保障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