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柔宇的累计净亏损金额高达31.95亿元人民币,仅2020年上半年,净亏损金额已经接近2019年全年的亏损数额,呈现亏损持续扩大的趋势。
据连线Insight统计,自去年5月完成了3亿美元的F轮融资后,柔宇已经累计达到600亿人民币左右的融资规模。这一数额对于柔宇而言,似乎并不够,被爆出的大规模暂停发薪事件,也印证了这一点。
文章插图
柔宇科技融资进度,图源企查查
柔宇的老股东不得不输血纾困,尽力提振市场信心。据《科创板日报》报道,参与柔宇科技A、B、C三轮融资的松禾资本,正在牵头现有股东和有意向的投资方进行新一轮可转债融资。据悉,松禾资本属于柔宇的第八大股东,持有柔宇1296.9万股份,持股比例为3.6%。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柔宇走上烧钱的不归路,也正是其选择了所称的“独特技术体系”。
与三星、京东方等主流屏幕厂商采用的是“低温多晶硅”技术路线不同,当时成立不久的柔宇豪言“志在把世界掰弯”,创新性地采用了一条被称为“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ULT-NSS)”的自研路线。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柔性屏分为固定曲面屏和可以自由折叠的全柔性屏。固定曲面屏生产一次成型,如今已大规模应用于直板手机,全柔性屏能够经受数十万次以上的反复折叠,但技术难度比固定曲面屏更高。如今三星、LG、京东方等面板供应商虽然在原有固定曲面屏基础上,布局全柔性OLED生产线,但目前仅有柔宇一家“All in”全柔性屏。
【 刘自鸿|谁能救柔宇?】独树一帜的自研技术,让柔宇一度“出尽风头”,其三年内便跻身独角兽之位,多家明星资本在它身上压下重注。
当时,深圳的大小投资机构基本都和柔宇接触过,徐小平曾向中国企业家杂志直言自己的遗憾,“柔宇科技是我做投资以来,一个真正错失的项目。每次看到他们的好消息,我都心如刀绞。”
享受这一超前技术带来的资本红利的同时,柔宇也开始受到来自外界的质疑,问题的核心均指向柔宇科技能否真正实现大规模量产、高调的宣传和实际的产能差距等。
柔性屏供应商企业要独辟蹊径技术,意味着一切需要从零开始,烧钱是第一步。
平板显示行业本就属于重投资领域,且存在明显的规模效应。官方资料显示,柔宇的第六代柔性AMOLED产线耗资110亿,年产能预计可达5000万块以上。上百亿投资看似数额不小,但相较于其他面板厂商对于全柔性产线的投资额,这种体量的投资规模明显偏小。
比如,京东方2017年建设一条六代柔性OLED生产线耗资为7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490亿元),是柔宇生产线耗资的4.5倍。
更尴尬的是,柔宇先进的屏幕技术并未被主流手机厂商接受。招股书显示,它的客户主要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路易威登、泸州老窖、格力电器等,没有一家是手机生产商。
在To B业务迟迟不见起色,但柔宇需要一款大众产品展示其柔性屏技术的情况下,柔宇只能自己造手机,向C端市场推广和消化自己的柔性屏。于是,柔派手机出现了。
文章插图
柔派手机,图源柔宇官网
折叠屏手机是考验柔性屏技术的最大应用场景。2018年,柔宇通过自研,推出了全球首款折叠屏手机FlexPai柔派,并在2019年第一季度量产出货,随后在2020年3月又推出第二代折叠屏手机FlexPai2,并在2020年9月正式发布并全面上市。
但柔派手机在市场上却几无水花,产品的销量和口碑都差强人意。
推荐阅读
- 实体店|人民日报再次点名阿里,事或没那么简单没谁能够大而不倒!
- 雪梨|雪梨偷税是被它发现的!没有谁能轻易逃出“天眼”
- 快手|抖音VS快手VS腾讯,微短剧付费谁能捷足先登?
- 全屋|谁能抓住生态控制权或将决定全屋智能赛道的胜局!
- 快手电|抖音电商VS快手电商,谁能抢夺更多蛋糕?
- 品牌|谁能赚到双十一的最后一个铜板?
- 男士|双十一成交破千万单品公布,谁能引领男士护理新风尚?
- 铜板|谁能赚到双十一的最后一个铜板?
- 爱奇艺|成立11年,亏损总额近450亿,谁能养活爱奇艺?
- wowo|便利店进入万店时代,谁能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