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从一场基于文档的共创实验,想象互联网的未来( 二 )


文档的参与者,也能在互动中得到反馈。在文章开头提到的“家庭数字化转型”这一回答的旁边,同样家中有小孩需要照顾的网友评论道:“很具体,感谢前辈。我娃刚满2个月,很好的经验分享”。

演讲|从一场基于文档的共创实验,想象互联网的未来
文章插图
“互动性”不止于此,因为不只是文档中的文字可以被回复,整个文档的下方也有专门回复的区域,这吸引不少网友在文档末尾有感而发——“信息量很大”、“很开脑洞”。一位在大山里的村长留言表示,每天被各种电子表格和会议弄得忙乱,这个飞书文档让他准备开始新的学习,希望能与网友们交流。

演讲|从一场基于文档的共创实验,想象互联网的未来
文章插图
丰富的互动方式成功调动了网友的参与热情,因为所写答案能被注意和赞同、且讨论氛围友善,参与者不断贡献自己的看法,文档也在有序地“变长”。截至12月15日,网友们提出了286个问题,除了十几万字的回答以外,还有378条评论和223个点赞。
而简洁明了、划分清晰的文档布局,让所有互动秩序井然。
在传播方式上,参与者只需要转发文档末尾的海报,其他人通过用飞书APP扫描海报上的二维码打开文档、申请编辑权限,即可进行创作。
【 演讲|从一场基于文档的共创实验,想象互联网的未来】火热创作、高效互动的过程中,新的玩法也开始涌现。
随着网友们的灵感快速高效地汇聚在一起,一些讨论量较高的问题,迅速被扩大至另一个衍生的文档。目前,网友们还在共创的文档有“2021年带给大家幸福感的好物有哪些”、“2021年,你觉得哪本书对你启发最大?为什么?”。
“好物清单”文档目前征集到了1000多个好物推荐,网友们图文并茂介绍着生活中带来幸福感的好物,右侧评论区的700余条评论则是其他网友在交流自己对产品的使用感受、或者使用期待。有网友推荐可以向上喷水、方便漱口的“万向水龙头”,另有网友感叹“终于有人推荐这款”,还有人评论“我们家已经装了三个”。
令人惊喜的是,“好物推荐”文档完全是“野生分享”,没有事先安排,没有商业利益相关,没有软广。网友们纯粹基于使用感受自发分享,同时抱着百分之百信任的态度去阅读和交流。一种在当今互联网已是稀缺的氛围,却被一个简单的“文档”实现了。
在另一飞书文档“2021年,你觉得哪本书对你启发最大?为什么?”中,100多位网友分享自己推荐的书目。其后,这些书目被得到精选整理,并被编辑为“2021年最想推荐的一本书”,发布在得到APP中。

演讲|从一场基于文档的共创实验,想象互联网的未来
文章插图
部分网友的推荐书目
几个文档之所以都吸引了网友的广泛参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们是“互相引用”的。也就是每一个文档中,都插入了另一个文档的链接。因此网友在其中一个文档创作之后,可以立即跳转至另一个文档进行浏览和回答,几乎是“无缝衔接”。
无论是简单易操作的加入和编辑方式,还是回复、点赞、文档引用等功能,都体现出飞书文档的“易用”。而“易用”带来的可能性是无限的:创作的内容是无限的、创作主体的边界也是无限的。
这场“万人共创”,将无限可能性集于一身。
组织的“未来式”在文档里浏览和互动的时间越长,你会渐渐忘了飞书文档原本是个“协同办公”产品。在全社会范围做“万人共创”,是飞书的一次全新尝试。
飞书平日出现最多的是办公场景。那些在“今年跨年演讲,你认为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文档里,为网友带来便捷体验的功能,早已成为飞书客户工作流程的一部分。各项功能帮助工作者高效协作,正如它在跨年演讲文档中所起到的作用那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