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被小红书封禁的29家品牌,冤不冤?( 二 )


接单方进行“虚假种草”的,也不只有素人,还包含小红书某些中腰部和尾部博主。
张睿告诉剁椒TMT,一直跟达人强调,私下接单进行软性植入,一是要真实使用商品,不虚假夸大品牌好处;二是要在文章标注和XX品牌的合作。这些都是不会被封禁的。
头部博主因为有运营和商务团队或MCN机构,通常和品牌的合作较为谨慎。随着小红书商业化的加强,平台会对流量进行管控,即使写的文章没有品牌合作,对一个品牌的过度赞美,也会有人工审核界定文章涉及商业推广的含量,从而要求达人修改或下架文章。头部达人一般不会这么做,会降低粉丝权重,换句话说是“更珍惜自己的羽毛”。
中腰部、尾部达人作为小红书新生态下的“潜力股”,小红书必须以平台化的去进行下单和管控。
随着小红书规则的改变,导致博主和商业化以及流量生态都发生了变化。行业里,此前对KOL的报价逻辑是根据粉丝来衡量的,粉丝高的博主一般报价就高。这跟小红书的推荐生态本身就是倒挂的。品牌注重的CPE(小红书平台中特指粉丝数和阅互动数之间的比例,当这个值越高,一定程度上说明账号的粉丝活跃度及粘性都更好)和赞藏比(点赞收藏比例),也就是每个粉丝的互动成本,而不是每个粉丝的成本。赞藏比至少要达到1比2,才说明这个博主有价值。对比来看,中腰部博主的“潜力”更大。
这意味着,小红书希望归拢“达人推广”的流量,让达人以更规范的模式通过平台和品牌合作。达人作为接单者,迎合的是上游品牌方的需求,斩断上游需求才能彻底治理黑灰产业链。
因此,品牌“虚假投放”的整治封禁打响。
达人铺量推广的粗放玩法早已过时
剁椒TMT询问多家涉事品牌,发现他们的共同点是,对于小红书商业认知只局限于“达人铺量推广”。事实上,小红书也在不断强调出了达人商单之外的变现业务——搜索、信息流投放等,从而让品牌实现整合营销。
例如某枕头品牌,之前在小红书投放了很多达人笔记,但淘宝销售数据一直不好,小红书到淘宝的转化一直很低,后来在丰露所在公司的帮助下改变策略,重点做了搜索引擎优化,以及信息流广告投放(定向投给小红书上的失眠人群),对于销售的推动非常明显。
最重要的是,品牌应该认知到,现在在小红书做内容营销需要精细化。
首先要对目标用户做精准曝光,不管是美妆、服饰还是休闲零食等赛道,没有哪个平台的用户会比小红书更加精准。对于小红书用户来说,他们的心态是“种拔草”,一定要真实使用体验,要注重内容形式的设置,文案、图片、视频等素材的丰富及细节度,这样,被拔草的用户才会积极在平台上发布自己的“拔草反馈”。比如,在美妆博主的视频下,有粉丝作为“课代表”在评论区整理信息。还会有粉丝在小红书发布笔记,分享“使用感受”,做二次传播。不仅降低了品牌的使用成本,还提升了大众对品牌的认知。
其次是小红书的“搜索逻辑”。小红书现在的搜索功能,支持在搜索时,进入笔记和商品两个不同的页面。同时,用户在搜索时,也可以利用tag分类,检索到更想要了解的信息。比如,当用户搜索“汉服”时,会有各种标签帮助用户分类,比如汉服明制、冬季、魏晋风汉服等。

达人|被小红书封禁的29家品牌,冤不冤?
文章插图

小红书的“搜索结果展示”是综合排序,而不是按照时间轴顺序排列的;因此,就是算是很久以前的内容,只要内容够优质,都可以前置显示。广告的保存笔记最少是三个月,一般是半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