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他们为什么热爱Reaction视频?( 三 )


03 模糊地带的版权之争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更值得讨论的问题是,Reaction视频有没有可能更加合理化、合规化?它的表现方式、版权机制等是否需要厘清,商业模式是否有更落地的路径?
从合理化的角度来说,多种叙事角度、观点的引入或许是个解决方法。比如录制一个人的Reaction可能角度单一,多人一起看同一片段,出现不同的Reaction和观点,也许更加平衡。
@五彩哥哥采用的是这个模式。有时剧情推进稍后滞后、或者镜头承接不够顺畅,有个别观看者不能理解时,高段位选手马上开启「讲解」模式,网友笑称「直男段位也开始出现了高下之分,后进生要努力了」。而且每个人的反应不同,有时候还会有滑稽、搞笑的解读,更像是一场多人参与的表演综艺。所以内容「微综艺化」可能是一条路子。
商业变现短期来看的确是很难解决的问题。此前有影视剧或综艺做宣发时,曾短期地释放出一些视频花絮与up主合作,让他们录制观看素材的反应,但这种变现是不太稳定的。
不稳定主要还是在版权之争上。最近国家广电总局官网发布了一份细则——《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2021)》,其中明确提到,短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自行剪切、改编电影、电视剧、网络影视剧等各类视听节目及片段。
这个消息结合今年四月长视频平台的发声「要求短视频平台清理未经授权的影视内容」,在结合最近媒体的报道「国内长视频头部平台“爱优腾”(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在十年间已经烧光1000多亿元人民币,但目前为止依然看不到盈利预期」,信息连在一起看就有了更多的意味。
尽管Reaction视频可能在原视频内容的进一步出圈上起到了正面作用,但在正儿八经的利益面前,长视频平台们是不想让步的。这些年部分用户已经开始在短视频平台开启追剧模式,号称「3分钟看电影」的cut屡见不鲜,长视频当然坐不住了。

re他们为什么热爱Reaction视频?
文章插图
在B站等Reaction视频集中的平台,目前看到一些避免版权纠纷的应对方法是,画面马赛克、遮挡,或者透明化处理,但这似乎不是长期的解决办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在研究如何判定「短视频合理使用」的框架中,受美国Matt Hosseinzadeh v. Ethan Klein and Hila Klein案启发,认为应该从增强转换性、尽量精简使用、削减可替代性三个方面来降低侵权风险。
具体来说,增强短视频的转换性价值是指高质量的二次创作短视频不应只是单纯的画面拼合,而是给出独到评价、添加原视频之外的内容。关键在于展现二次创作中的新成果。
而从必要性出发尽量精简使用。比如播放原视频片段时要控制比例和数量,用的时候可以快进、暂停、跳过等方式选择性呈现;削减替代性是指缩减原视频窗口的大小或者画质、选择性呈现关键片段使原视频丧失连贯性等等。这些方式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不合理的使用」。
目前来看,大部分的Reaction视频收入仍然依靠播放平台的激励,以及观众的打赏。如果能够类YouTube模式,迎来一些广告分成和广告赞助,变现能稳定一些。但无论如何,Reaction视频的「创新」本质不应该被一刀切,未来在合理引用上有更明晰细致的说明和分级,行业会走向更高程度的规范化和成熟化。
作者:麦可可,监制:吴怼怼
本文由 @吴怼怼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