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店|36氪专访|京东7FRESH总裁郑锋:2022年底目标开店超70家,8成以上在京津冀和大湾区( 二 )


京东集团本身的供应链在大湾区也非常不错,很多合作的供应商都base在深圳或者广州;整个大湾区的商业形态,政府对创新业务的欢迎程度以及政策灵活性上,都能帮助我们快速拓店。
问:西安、武汉这些区域的门店后续会慢慢放弃吗?
郑锋:稳健发展吧,七鲜今年在成都已经新开了2家门店,成都+西安现在已有6家门店,武汉有2家门店;在长沙,6、7月分别开了两家新店,所以,京津冀和大湾区之外我们目前已经有11家门店。近期,这些地区不会像两个核心区域店数那么多,我们会择优选址,根据我们的能力进行拓展。
问:倾向于自营还是品牌授权或者联营?
郑锋:99%以上都是自营开店,目前我们还是希望先把自营这条路走扎实了。长沙的两个门店有一个突破,是我们跟当地的零售龙头步步高成立了合资公司。明年适当的时候会考虑做一些合作的项目,不限于成立合资公司,目前这一部分还没有非常具体的目标,还要看整个行业零售市场格局的变化。
采访人员:之前的规划是“未来几年自营和合作五五开”,为什么计划改变了?
郑锋:当时设想的是,从今年开始会有大批量的对外合作项目,但2020疫情持续到现在,所有的传统零售商都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个过程中贸然推进合作并不合适,我们有意把这个节奏放缓。

门店|36氪专访|京东7FRESH总裁郑锋:2022年底目标开店超70家,8成以上在京津冀和大湾区
文章插图
七鲜超市门店
采访人员:七鲜的整体战略和打法过去一直在变,有哪些经验教训可以分享?
郑锋:京东对于做七鲜这样的全渠道超市从来没有想过要离开或者放弃,但是过往的的确确在发展速度上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过去因为七鲜店数太少,所以失败的门店会被放大,大家就会有一些疑问。当你有两、三百家店的时候,你可能有5%-10%的店不成功,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也符合一定的商业概率。
采访人员:现在来给七鲜定位的话,它应该是什么样的?
郑锋:“品质零售、品质生活”我们是精选商品的逻辑,百分百的包装食品,有大量的3R食品,提供所见即所得的餐饮服务。
采访人员:引流的生鲜品类跟高客单价的品类销售占比在?
郑锋:生鲜品类大概50%,像酒水、家庭生活用品、基础粮油,这部分频次没有生鲜高,但是它带来的GMV整体的贡献率是很高的。我们也做了一些研究,长期在七鲜门店消费红酒品类的用户,关联的购买行为远远高过没有买红酒的
采访人员:整体战略变化之外,七鲜在组织层面有什么调整吗?
郑锋:之前我们是不同业态相对闭环,各自做经营,但今年我们把架构做得扁平化,现在店长和我中间只隔了一级,我们希望前线的决策者听到“炮火”可以马上做决策,而不是层层请示到北京。
第二,我们重点突出了前台部门——营运、产销和市场,这三个团队被加强了,总部主要是中后台部门,现在七鲜整个模式是“小总部、大门店”,我们甚至思考到明年再给一线店长更大的授权。
采访人员:过去是相对比较封闭的,是指每个单独的业务都有自己的前中后台?
郑锋:是的,他们都是闭环的团队,里面都有完整的组织架构。
采访人员:现在全部打散了。
郑锋:对,现在是所有的中后台都是共享的,前线部门他们可以自主做决策,北京总部只提供方法和研究的角度。
谈经营细节:年底GMV将接近30亿,短期内不会开出仓储店采访人员:现在七鲜旗下几个业态的店铺数据方便分享吗?
郑锋:整个七鲜来讲,一季度GMV同比是持平的,但持平已经是业内相当不错的成绩,因为绝大多数都是双位数的下降。第二季度一直到9月,我们满12个月的店铺有10%-20%同店增长,9月份单月的同店增长达到49%,如果把全年放在一起,基本上同店增长在20%。去年底同期年销售额只有10几个亿,今年我们大概接近30亿,未来的目标是千亿规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