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二十八将排行 为何云台二十八将知名度很低( 三 )


13.东郡太守东光侯耿纯
耿纯(?-37)字伯山,巨鹿宋子(今河北赵县)人 。年轻时在长安学习,王莽时为纳言士 。王莽死后,李轶兄弟专权,耿纯离京,以骑都尉官职来到河北巨鹿 。刘秀巡行河北,耿纯见刘秀仪表堂堂胸怀大志,且部队纪律严明,便下定决心跟随刘秀打天下 。邯郸王郎起兵,刘秀被迫由蓟县南下,耿纯与堂兄弟耿欣、耿宿、耿植一起率领宗族宾客二千多人,迎接刘秀 。刘秀见其忠诚,大喜,任命他为前将军,封耿乡侯 。刘秀让耿纯兄弟一起为前锋,攻降宋子,又攻下曲阳中山 。之后随军平定邯郸王郎,并击破铜马农民军 。刘秀即位后,封耿纯为高阳侯,在济阴击败刘永部,攻克定陶 。后任东郡太守多年 。建武十三年(37)死于任上,谥成侯 。
14.城门校尉朗陵侯臧宫
臧宫(?—58),字君翁,颍川郏县(今属河南)人 。年轻时曾任县中亭长、游徼等职 。后率宾客参加下江兵,任校尉 。刘秀进兵河北,任为偏将军 。屡次陷阵破敌,立有战功 。刘秀即位后,任为侍中、骑都尉 。建武二年(26)封成安侯 。建武三年,率领突骑和征虏将军祭遵一道,击降更始帝的将领左防、韦颜 。五年,率兵徇江夏,攻克代乡、钟武、竹里,光武帝派太中大夫持节任其为辅威将军 。后与吴汉一起,西进巴蜀,消灭公孙述 。永平元年(58)去世,谥愍侯 。
15.捕虏将军扬虚侯马武
马武(?-61),字子张,南阳湖阳(今河南唐河)人 。王莽末年,竟陵、西阳三老在郡界起义,马武前去投奔,后入绿林军,为新市兵将领 。更始政权建立后,被任为侍郎,与刘秀共击王寻,拜为振威将军 。后随刘秀征战,参与平定河北尤来、五幡等起义军 。刘秀即位后,任为侍中、骑都尉,封山都侯 。之后率军攻济阴,下成武、楚丘,因功拜捕虏将军 。建武五年(29)败庞萌,建武六年夏战隗嚣不利,马武选精骑殿后,披甲持戟而战,杀数千人,隗嚣引兵而退,诸军才得以回长安 。建武十三年更封鄃侯 。建武二十五年任中郎将,率军击败武陵蛮人 。明帝永平元年(58),再拜为捕虏将军,率四万人在金城与羌人交战,斩首六百级,大破羌人 。永平四年(61)去世 。
16.骠骑将军慎侯刘隆
刘隆(?-57),字元伯,南阳(今属河南)人 。出身南阳安众侯宗室,西汉末年,王莽居摄,隆父刘礼与安众侯刘崇曾起兵诛莽,事泄,刘隆因年未满七岁,得免一死 。少壮时学于长安,更始拜他为骑都尉 。闻知刘秀在河北,追赶至射犬,被刘秀拜为骑都尉 。建武二年(26)封亢父侯 。建武四年(28)八月,拜为诛虏将军,从马成进击李宪,将其平定,隆率军屯田武当 。十六年以度田不实,免为庶人 。十七年随马援平叛交阯二征,俘获征贰,封长平侯 。不久,以骠骑将军代吴汉行大司马事 。三十年定封慎侯,死后谥靖侯 。
17.中山太守全椒侯马成
马成(?~56),字君迁,南阳郡棘阳(今河南新野县东北)人 。少为县吏,后归刘秀,初任安集掾,又调任郏县令 。刘秀征讨河北,他弃官步行,在满阳追上刘秀,被任为期门职,跟随征战 。刘秀即位,升护军都尉 。建武四年(28)迁扬武将军,斩杀李宪,平定江淮 。建武七年封平舒侯 。建武八年,跟随刘秀大败隗嚣后,奉命任天水太守 。建武九年,代来歙为中郎将,率武威将军刘尚等将破河池,平定武都 。建武十年,行大司空事,将军如故 。建武二十七年封全椒侯 。建武三十二年去世 。
18.河南尹阜成侯王梁
王梁,字君严,渔阳要阳(今河北丰宁县东)人 。太守彭宠以梁为狐奴令 。与盖延、吴汉共同将兵南行广阿,投奔刘秀,拜为偏将军 。攻克邯郸后,赐爵关内侯 。跟从刘秀平河北,拜野王令 。建武二年(26),与大司马吴汉等共击檀乡,因不奉诏敕,光武大怒,遣尚书宗广持节军中斩梁 。广不忍,乃槛车送至京师 。到后将其赦免 。一个月后起为中郎将,行执金吾事,北守箕关,击降赤眉别校 。三年春转击五校,追至信都、赵国,将其平定 。是年冬,刘秀遣使者持节拜梁为前将军 。四年春拔下肥城、文阳 。又与骠骑大将军杜茂击佼强、苏茂于楚、沛间,拔大梁、啮桑,岁余悉平之 。五年,从救桃城,破庞萌等,梁战尤力,拜山阳太守 。十三年增邑,定封阜成侯 。十四年卒于官 。
19.琅邪太守祝阿侯陈俊
陈俊(?—52),字子昭,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人 。始跟随刘嘉,官拜长史 。后跟贾复一起经刘嘉推荐投奔刘秀 。光武以为安集掾 。从击铜马于清阳,进至蒲阳,拜强弩将军 。与五校战于安次,斩其渠帅而还 。光武即位,封为列侯 。建武二年(26)春,进攻匡地贼冠,拿下四县,封新处侯 。又击顿丘,使三城投降 。是年秋,拜俊为强弩大将军,别击金门、白马贼于河内,皆破之 。建武四年,又拔南武阳,拜为太山太守,行大将军事 。建武五年,与建威大将军耿弇共破张步 。十三年封祝阿侯 。二十三年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