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二十八将排行 为何云台二十八将知名度很低( 五 )
27.太常灵寿侯邳彤
邳彤,信都(今河北安国)人,能文善武,东汉名医 。王莽末年为和成郡卒正 。刘秀在黄河北起事,彤率城投降,封为和成太守 。刘秀留止数日,继续北伐,到蓟,恰逢王郎在河北起兵,所过郡县无不降迎,惟和成与信都二郡不降 。刘秀在北方闻报慌忙回兵,彤派二千精骑迎刘秀至信都,共商退兵之策,议者多言以信都之兵护刘秀返长安,唯彤反对,刘秀遂止,拜彤为后大将军,命其率军征王朗,相继收复堂阳,破白奢于中山 。攻下邯郸后,被封武义侯 。建武元年(25),受封灵寿侯,行大司空事 。后为左曹侍中 。建武六年(30)殉国 。刘秀在河北若未遇邳彤,恐难有后汉,故史称其为“一言可以兴邦”之俊杰 。
28.骁骑将军昌成侯刘植
刘植,字伯先,巨鹿昌城(今河北冀县西北)人 。是地方豪强大族,乱世中植与弟喜、从兄歆率宗族宾客,在昌城拥兵自保 。王朗称帝后,刘秀落难蓟县南逃,刘植开城相迎,刘秀以植为骁骑将军,喜、歆为偏将军,皆为列侯 。当时真定王刘扬附王朗,拥兵十万 。刘秀派刘植前往游说,刘扬归顺刘秀 。使刘秀得以顺利进攻王朗,兵拔邯郸 。后跟刘秀平定河北 。建武二年(26),更封为昌城侯 。在讨密县贼时,死于战场 。是云台诸将中死得最早的一位 。
云台所绘,不止这二十八人,此外还王常、李通、窦融、卓茂等四人,合起来共三十二人 。没有进入云台的,还有一些著名战将,如马援、来翕等 。当时明帝为避嫌疑,做了一个规定,凡是与皇亲有亲戚关系的,一概不予列入 。伏波将军马援因女儿为明帝皇后,所以未被列入 。来歙为光武帝表兄,尽管功劳亦很大,也未被列入 。
为什么云台二十八将知名度很低?云台二十八将:指的是汉光武帝刘秀麾下助其一统天下、重兴汉室江山的二十八员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大将 。东汉明帝永平三年(60年),汉明帝刘庄在南宫云台阁命人画了28将的像 。称为云台二十八将 。范晔《后汉书》为二十八将立传,称“咸能感会风云,奋其智勇,称为佐命,亦各志能之士也 。”这二十八人是汉光武帝在建立东汉的过程中,最具战功的将领 。
樊崇是谁?刘植是谁?
很多朋友应该会傻了眼,确实对他们比较陌生 。
至少我个人认为,他们肯定做不到家喻户晓 。这就很奇怪了,我们知道,从秦末的农民军领袖陈胜吴广,到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再到樊哙,陈平,夏侯婴甚至英布,彭越,我们都能耳熟能详 。
不要说后汉末三国之时,大家能朗朗上口的什么五虎上将,五子良将,河北四庭柱 。
就算是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张角三兄弟,那也是声望渐渐的如日中天 。
然而,张角三兄弟和樊崇有得比么,个人认为从成就上完全比不上 。就不说李自成和洪秀全了,就是宋朝时的宋江和方腊还有钟相,杨么这些小打小闹的场面人,也比樊崇有名多了 。
樊崇在两汉之间,曾横扫东西,为何却如此寂寂无名?
这还是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领袖的对比了 。
要说到协助帝王开创基业的文臣武将,我们大多熟悉的很 。除了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甚至铁木真,都有一批我们张口就能说的出来的得力干将 。
光武帝刘秀下,云台二十八将,功不可没,现在,我们把刘秀手下的派系缕一下吧!
首先自然是亲戚宗室南阳派,阴识!来歙!刘嘉!邓禹!贾复!岑彭!马成!陈俊!傅俊!王霸!刘隆!臧宫!朱祐!马武!杜茂!
河北投靠派,耿弇!吴汉!耿纯!寇恂!王梁!刘植!盖延!任光!李忠!万脩!邳彤!景丹!坚镡!刘喜!
归顺派,以大树将军冯异为代表!还有祭遵,铫期!
后面还有攻洛阳时投降的朱鲔,破更始后归顺的窦融,攻隗嚣时投降的马援等 。
从这份派系可以看出,冯异行事低调,几乎不和人争功论赏,除了个人性格原因,其实也是没办法,势单力孤,如果再锋芒毕露,那就危险了 。
马援就早没参透这一点,辗转征战,风头硕健,结果遭到接连的诋毁,三人成虎,光武帝也对他产生成见 。
马援死后,光景还是比较悲惨的!
宗亲南阳派打着亲情老乡牌,河北投靠派打救驾立功牌,其实,刘秀手下的明争暗斗也很精彩的,云台二十八将,人人都有一段故事可供发挥 。
然而,除了邓禹,冯异,耿弇,吴汉等少数将领,大家有所了解外,(他们的名气,和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那又不能同日而语 。)
推荐阅读
- 一介汉将 大元皇帝忽必烈竟管他叫“大哥”?
- 抗战英烈周卓然 誓死抗日牺牲在中条山的骑兵少将
- 韩世忠怎么死的?南宋名将韩世忠死后葬在哪里
- 平阳公主与大将军卫青结合 真的是政治联姻?
- 三国蜀汉五虎将马超为何得不到重用
- 大将尉迟恭 晚年因一句话吓得不敢出门
- 盘点历史上那些被忠疑之术玩弄至死的名臣良将
- 为何秦始皇指定扶苏继位却又将他派去面对匈奴
- 宋太祖赵匡胤的选帅用将之道:亲自为人拍背
- 糜芳简介 三国将领糜芳为什么叛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