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最硬”的物质,比钢硬100亿倍,这道“硬菜”来自中子星( 三 )



如果任由这个磁场加强的话 , 脉冲星两极地区会产生电磁波 , 释放能量 , 减慢脉冲星的旋转速度 。 然而 , 核意面将质子和中子结合起来 , 使磁场减弱 , 这个时候虽然依旧发射电磁波 , 但是它保住了脉冲星大量的能量 , 继续维持高速旋转 。
此外我们都知道 , 中子星的引力仅次于黑洞 , 如果不考虑概念星体夸克星 , 它是宇宙中的第二大引力 。 光可以从中子星周围逃逸 , 但是逃逸的路线会出现弯曲 , 这是因为中子星附近的空间是扭曲的 。 扭曲的原因除了引力过大 , 还有就是 , 核意面会让中子星的表面并不平整 , 出现高度仅几厘米的山峰 。 正是这仅仅一点点山峰 , 就足以让旋转的中子星周围的空间出现弯曲 。 而弯曲的空间里 , 中子星在不断地向外释放能量 , 这就形成了引力波 。

也就是说 , 核意面很有可能是引力波发生的条件之一 。 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预言的一种物质 , 现在已经被人类证明存在 , 它来自于高速旋转的双脉冲星 。
研究“意面”的意义那么这些“意大利面”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呢?当然不是为了吃它 , 而是能够帮助我们实现星际穿越 。

宇宙中有很多能量 , 但这其中有很多人类无法利用 。 核意面是人类通过电脑模拟出来的结构 , 而人类的实验中曾经偶然存在过“四中子”结构 , 这就意味着未来人类可以模拟中子星的环境 , 创造出核意面 。 中子星能量巨大 , 且没有黑洞危险 , 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为宇宙飞船实现能量供应 。
此外 , 中子星周围扭曲的空间 , 是曲率加速器和虫洞科技的基础 , 未来能否接近光速 , 可以在这个方向上努力 。

未来的探索谁能想到宇宙中居然存在着“意大利面”结构的物质 , 而且这种物质还是全宇宙硬度最大的存在 。 宇宙拥有140亿年的历史 , 960亿光年的直径 , 人类探索的范围只是非常微小的一部分 。 当然 , 人类在宇宙中的前进范围不会仅限于如此 。

【宇宙中“最硬”的物质,比钢硬100亿倍,这道“硬菜”来自中子星】如今人类的脚步还没有扩展到太阳系以外 , 甚至连我们自己的太阳系边界在哪里都还没有搞清 , 更不要说前往中子星 , 核意面似乎对我们还很遥远 。 可是我们不能因为现在还没有到达中子星就放弃研究 , 或许有一天核意面会和当年“四中子”结构一样偶然出现在人类的研究中 。 即便是惊鸿一瞥 , 也足以说明人类科技的伟大进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