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勇士”演“刀枪不入” 当众试枪被打死( 二 )
第三种情况实际上是第二种的延伸 。在义和团运动最兴盛的时期 , 各地拳众充分发扬了“群众首创精神” , 大大地简化了仪式 , 并与巫师神汉的降神附体结合起来 , 一吞符念咒 , 立刻来神 , 刀往肚皮上着家伙 , 什么事没有 。实际上 , 义和团的人在练功上法的时候 , 是进入了某种气功态 , 有点武术底子 , 气质和心理状态如果又比较契合 , 人是很容易进入这种气功态的 , 而且进入状态之后 , 人往往会有超常的“能耐” , 比如蹦得高、蹿得远等等 , 再加上师傅指导得法 , 运气得当 , 眼见得刀真的砍不进去 。到了这个时候 , 不由得人们不信是关张赵马和孙悟空、猪八戒之类附了体 , 别人怎么看另当别论 , 自己首先就信了自己“刀枪不入” 。当然也有些人状态不那么好 , 据时人讲 , 义和团拳民上法时 , 许多人都会像著名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和弗雷泽所描绘的原始民族的巫师跳神一样 , 口吐白沫 , 神智迷乱 , 但是也有所谓“明体者” , “神降之后 , 尚自知觉 , 不致昏迷也” 。更有所谓“缘体者” , “谓与神有缘 , 不劳更请 , 但一顿足存想 , 其神即降也” 。实际上 , 后两者的什么“明体者”、“缘体者” , 都属于状态不佳的 , 不操练则已 , 操练起来说不定就会出事 , 所以当时义和团各拳坛也常有“漏枪”、“漏刀”的记录 , 就是说在自家练习的时候 , 刀枪也会有“入”的可能 。
义和团“刀枪不入”的最后一种情形实际上是纯然的江湖骗术 , 也可以说是一种魔术和戏法 。义和团里鱼龙混杂 , 什么人都有 , 江湖艺人自然也少了不往里掺和 , 原来是用来抵御或者吓唬洋人的“刀枪不入”法术 , 在他们这里 , 就变成了表演魔术 。在义和团运动期间做县令的邹谓三在《榆关纪事》中就记载了一次拳民在山海关“魔术表演” 。据他的记载 , 那场景还是相当轰动的:“当时街面纷传 , 此系真正神团 , 众民眼见 , 用抬枪洋枪装药填子 , 拳民等皆坦腹立于百步之外 , 任枪对击 , 弹子及身 , 不惟不入 , 竟能如数接在手里以示众 , 众皆称奇 , 以为见所未见 , 奔坛求教者如归市 。”这一场热热闹闹的表演 , 结果却很扫兴 , 偏有不捧场的高人当场拆穿了戏法 。原来是开枪者预先暗将“香面为丸 , 滚以铁沙”充作枪子 , 开枪时 , 面丸化为青烟 , 而受试者手中先藏有铁丸弹子 , 这边枪一响 , 以快捷的手法 , 佯作接住射来的枪弹 。
应该说 , 这四种“刀枪不入”除了第一种有点功夫之外 , 剩下的接近骗术 , 四种“神术”哪一种也不可能真的实际“刀枪不入” , 面对已经进步到了后膛枪炮时代的洋人 , 根本一点用也没有 。可是当时举国上下却对此相信得一塌糊涂 , 甚至当洋人打进来了 , 义和团“刀枪不入”的法术在洋枪洋炮面前接二连三地失灵时 , 人们还是固执地相信真有“刀枪不入”那么回事 。当时一位在华的英国人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情 , 说他的中国仆人即使亲眼见到了义和团高喊“刀枪不入”向前冲锋 , 最后饮弹受伤毙命的过程 , 还依然坚持说这些人不是真的义和团 , 而真的义和团是真的可以“刀枪不入”的 。最为可笑的是 , 制造这种“神话”的人们 , 按理是明白他们的“法术”并不是真的 , 可是当整个社会从老佛爷(西太后)到山野村夫都真的相信“刀枪不入”时 , 反过来他们中的有些人倒有点糊涂了 , 或者说昏了头 , 竟然真的相信自家可以“刀枪不入” 。在义和团运动高潮中 , 屡屡有义和团的师傅和大师兄二师兄跑到有洋枪的清军那里 , 要求当场演示“刀枪不入”的功夫 , 硬是挺起肚子让人家用洋枪往上打 , 不打还不行 , 当然 , 这些“勇士”们个个都被当场打穿肚皮白白送了命 。更有甚者 , 有人竟然广出告示 , 大肆招摇 , 预定时间在集市上公开演示“刀枪不入”的法术 , 而且这种演示不是骗人的招法 , 而是真枪实弹地真来 , 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 在人头攒动、众目睽睽之下 , 好汉当场毙命 。要不是自家玩的把戏弄昏了自己 , 何至于把人招来看自己丢命出丑 。操纵迷信的人最后把自家也迷倒了 , 这种事情看来并不奇怪 , 至少在中国不奇怪 。当一种病态行为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下爆发性蔓延时 , 而且又不断地得到一向受人尊敬的士大夫甚至朝廷的支持 , 其自身就会像瘟疫一样具有极其强烈的传染力 , 可能把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吞没 , 甚至那些瘟疫的原生者 。
推荐阅读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一介汉将 大元皇帝忽必烈竟管他叫“大哥”?
- 明代画家吴伟 一介乞丐竟然也能成为“画状元”
- 此人一生杀了三个皇帝还被奉为“忠臣”
- 佤族的历史在“司岗里”中是怎样体现的
- 你做梦也想不到的“梁祝”竟然是这样写成的
- 古代女子出嫁洞房“八件套” 是些什么东西
- 举荐情敌做高官的两位先秦牛人 “私怨不入公门”
- “红颜祸水”究竟是指历史上哪位绝色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