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秃鹫为什么被人称为“鸟中鬣狗”呢?有喜欢研究鸟类的给解释一下吗?

秃鹫(也叫兀鹫)是一种不常见的鸟类,通常这种鸟类都飞得很高,非洲有种黑白秃鹫飞行高度可达11,300米(这种鸟于1973年被一架飞到这个高度的飞机吸入引擎之内,方有了这个鸟类飞行的高度记录),这样的高度上人在地面上都很难看清它是什么了,而且这种鸟不在繁殖期也是居无定所,即便是繁殖期,也是把巢筑在悬崖峭壁等人迹罕至的地方,所以想近距离观察这种鸟类是很不容易的 。

胡秃鹫为什么被人称为“鸟中鬣狗”呢?有喜欢研究鸟类的给解释一下吗?

文章插图

秃鹫这种鸟虽然名字听起来很可怕,样子也很吓人,个头也比较大,但实际上并不善于打斗,去年冬季,有人在新疆西天山峡谷的科克苏河冰面上发现一只金雕和胡兀鹫打架,结果胡兀鹫被打成了重伤,旁观者认为它是一种珍稀鸟类,就将它救了下来 。

胡秃鹫为什么被人称为“鸟中鬣狗”呢?有喜欢研究鸟类的给解释一下吗?

文章插图

今年(2019)5月份,有摄影师在青海省三江源国家公园对野生动物影像资料进行收集时,在青海玉树囊谦县白扎林场发现了胡兀鹫,更在峭壁发现了胡兀鹫的繁殖地点,还用镜头记录了这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繁殖和育雏行为 。

胡秃鹫为什么被人称为“鸟中鬣狗”呢?有喜欢研究鸟类的给解释一下吗?

文章插图

这是一种大型鸟类,体重3.5-5.6千克;体长1-1.4米,翼展可达2.5~3.3米,不过雌鸟比雄鸟要稍大一些,其全身羽色大致为黑褐色,嘴下有黑色胡须,因而得名胡兀鹫,又叫大胡子雕、胡子雕、髭兀鹫、胡秃鹫 。其头部灰白色,后头、颈、胸和上腹红褐色,后头和前胸上有黑色斑点 。

胡秃鹫为什么被人称为“鸟中鬣狗”呢?有喜欢研究鸟类的给解释一下吗?

文章插图

【胡秃鹫为什么被人称为“鸟中鬣狗”呢?有喜欢研究鸟类的给解释一下吗?】摄影师发现其巢穴位于岩洞里或悬崖的突出处,是用树枝或者骨头堆成的柴堆一样的巢穴,看上去比较平整,但中间呈浅窝状,比较简陋,孵卵的地方有绒草和毛发、毛皮等 。

胡秃鹫为什么被人称为“鸟中鬣狗”呢?有喜欢研究鸟类的给解释一下吗?

文章插图

胡秃鹫主要吃腐食,它们在几千上万米的高度上飞着,俯视下面的地面,发现有动物尸体就会落下来大快朵颐,如同非洲草原上爱吃腐肉的鬣狗一样,因此又被叫做“鸟中鬣狗”,不过由于不擅战斗,常会在与其他动物争食的过程中败下阵来,等其他动物吃够了它再去吃 。

胡秃鹫为什么被人称为“鸟中鬣狗”呢?有喜欢研究鸟类的给解释一下吗?

文章插图



包括胡兀鹫在内的秃鹫类鸟都是飞行的高手,也是所有鸟类中飞得最高的鸟类,而且这种鸟既不是候鸟也不是留鸟,而是旅鸟,它们满世界地飞,飞到哪里是哪里,也可以说是在满世界的找吃的,因此几乎地球上的陆地区域都能看到它们的影子,不过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

胡秃鹫为什么被人称为“鸟中鬣狗”呢?有喜欢研究鸟类的给解释一下吗?

文章插图

它们的繁殖地点比较固定,选择一个巢穴作为繁殖地点之后通常会使用多年,如果某个地方食物比较丰盛,它们也喜欢一直逗留在那个地方,并且晚上也喜欢栖息在一个地方,如果找不到吃的,那么它们就会离开寻找新的落脚地点了,在我国,这种鸟类大多在青藏高原和我国西北地区活动 。

胡秃鹫为什么被人称为“鸟中鬣狗”呢?有喜欢研究鸟类的给解释一下吗?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

胡秃鹫主要以大型动物尸体为食,特别喜欢新鲜尸体和骨头,也吃陈腐了的旧的尸体也吃其他小型哺乳动物,甚至人类婴儿,或昆虫,海龟,蜥蜴 。它非常聪明除特别饥饿时它才赶走正在吃食的猛禽争抢食物外,一般它不和其他猛禽争抢食物,而是等在一边,等其他猛禽吃完后,才去捡吃剩下的残肉、内脏和骨头,最后打扫战场 。为了更顺利地发现尸体,它们也非常注意对乌鸦、鸢、豺、鬣狗等食尸动物的观察,而且还特别善于利用高原上最大的乌鸦——渡鸦 。每当渡鸦发现食物而高声鸣叫时,胡兀鹫便飞过来争食,并将渡鸦挤到一旁,使其只能拾取一些肉屑充饥;而当渡鸦发现危险,一边鸣叫一边飞走时,胡兀鹫也赶快随之逃离 。所以这个聪明的胡秃鹫有鸟中鬣狗之称 。

同时他主要在海拔500~4000米左右的高原地区生存,在我国主要在云贵高原、青藏高原以及新疆、内蒙等地 。它的高空飞行也很厉害,可以飞越超过8000米的高峰 。

我第一次拍到它是在甘南的花湖,为了拍它很辛苦,还有忍受高反,可以用翻山越岭来形容,要想拍好它必须的让它不怕你,能接近,这就得需要时间和耐心了,我喜欢拍鸟儿啊!希望更多的人来保护鸟、保护我们的生态,如果你要喜欢我就可以多关注我!


胡秃鹫为什么被人称为“鸟中鬣狗”呢?有喜欢研究鸟类的给解释一下吗?

文章插图


胡秃鹫为什么被人称为“鸟中鬣狗”呢?有喜欢研究鸟类的给解释一下吗?

文章插图


胡秃鹫为什么被人称为“鸟中鬣狗”呢?有喜欢研究鸟类的给解释一下吗?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