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滚动|“最冷春节”即将上线 新能源车主开不回老家?
来源:IT时报
1 至少在目前 , 对于所有新能源汽车而言 , “冬季里程焦虑”是道无解题 。
2 采访人员调查 , 上海附近高速公路休息区的充电桩数量大多只有4个 , 想充一充再走?也难!
3 专家:电池低温衰减特性无法避免 , 是影响(新能源)车辆续航里程衰减的重要因素 。
又一波寒潮袭来 , 河北、山东部分地区停课 , 全国大部分地区正迎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 一年一度的新能源车里程焦虑症又发作了 。
尽管蔚来创始人李斌称“续航焦虑都是燃油车主操电动车的心” , 但网上新能源车主的大量吐槽 , 结结实实让他“打了脸”:“开车得时不时需要关注电量 , 有机会就想着要给车子充个电”“凌晨4点起来要抢充电桩”……扫雷一般抢充电车位 , 成了车主们的日常 。
更令人忧心的是春节 。
2022年的春节比往年要来得早一些 。 气象预测 , 2月1日的大年初一还在五九天 , 尚未立春 , 很可能要比往年冷一些 , 甚至出现“倒春寒” 。 有人说 , 今年可能是近10年来的“最冷春节” 。
2021年国庆假期的新能源车拥堵还历历在目 , 2022年的春节假期 , 开着空调的新能源车主能顺利到家吗?
01 冬季续航普降至50%-70%
一到冬天 , 新能源车主们的里程焦虑又来了 。
“和手机电池一样 , 一到冬天就不耐用 。 ”上海一出租车司机王师傅告诉《IT时报》采访人员 , 自己车子标准续航为400公里 , 室内充电时 , 最高甚至可到405公里左右 , 但最近上海气温较低 , 室外只能充到370、380公里左右 , 有一定的电量损耗 。
新能源车“过冬”遇到的难题 , 不仅仅是充电充不满 , 而是即使显示充满电 , 也可能是“虚电” 。 江苏一位车主的特斯拉 , 每到冬天 , 车辆的续航便减少50公里左右 。 北方车主的感知更为明显 , 一位吉林新能源车主在某用户论坛上表示 , 显示400公里续航的汽车 , 一到冬天 , 实际行驶里程仅有200公里 , 生生缩水了一半 。

文章图片
图1/5

文章图片
图2/5
根据冬季新能源车实际行驶里程粗略估算 , 上图为北京和上海新能源车主的“不中途充电”极限行驶半径 , 且不包括堵车等特殊路况 。 从北京到天津、保定、廊坊、唐山 , 从上海到杭州、常州、宁波、绍兴等都将成为新能源车的“冬季难以逾越的坎儿” 。
2021年12月 , 中汽研(CCRT)发布了我国汽车市场上销售的六款纯电动汽车在常温23℃以及低温-7℃下的续驶里程测评 , 参与本次测评的车型包括特斯拉Model 3、蔚来EC6运动版、比亚迪汉EV、小鹏P7、宝马iX3以及哪吒U Pro 500 , 结果显示 , 在低温状态下 , 六款车型续航里程下降率都达到30%以上 。

文章图片
图3/5
至少在目前 , 对于所有新能源汽车而言 , 这是个无解的难题 。
2021年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和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发布的白皮书显示 , 对近10年国内外53款新能源汽车的低温衰减数据统计显示 , 2012年-2021年期间 , 新能源汽车的低温续驶里程保持率平均值及分布范围并未发生显著变化 , 65.38%的新能源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续驶里程保持率处于52.8%-67.2%左右 。
“电池低温衰减特性无法避免 , 是影响车辆续航里程衰减的重要因素 。 ”中国汽研新能源评价规程负责人王鹏在《白皮书》发布时表示 。 这意味着 , 在电池技术没有颠覆性革新之前 , 车企只能采取增加电池容量等方式来对抗电池低温带来的衰减 。
02 城市充电难正在缓解
不过 , 和一年前《IT时报》报道新能源车主的冬季续航焦虑相比 , 今年城市里的车主相对没那么焦虑了 。 尤其是在上海这样的城市 , 随着各家企业加大对充电设备的投放 , 新能源车的充电难题正在逐步缓解 。
一位蔚来车主告诉采访人员 , 2年前 , 他所居住的小区2公里范围内仅有一个换电站 , 现在小区附近有六个换电站 , 而且由于活动范围大多在市区 , 公司楼下、商场都有换电站 , 并不存在里程焦虑 , “就算200公里 , 也够每天日常使用了 。 ”
“现在有一些专门找充电桩的App , 哪里有充电桩 , 快充还是慢充 , 多少钱一度电都写得明明白白 。 ”出租车司机王师傅告诉采访人员 , 每天在外开车的时候 , 一般会找快充充电桩 , 基本上1小时就能充满电 , 晚上就在小区里的私人充电桩慢充 。
1月5日晚上10点 , 采访人员在几个充电桩App上看到 , 大部分对外开放的公用充电桩都显示空闲 。 第二天上午8点 , 当采访人员再次打开时发现 , 一些商圈的快充充电桩已经被占满 , 但大部分商圈仍有空余 。

文章图片
图4/5
1月5日晚上10点大部分对外开放的公用充电桩都显示空闲
不过对于新能源车主来说 , 尽管充电难正在得到缓解 , 可充电桩管理难仍是个问题 。 有车主反映 , 很多标记可用的充电桩 , 要么坏了 , 要么被油车占据车位 , 他经常要跑冤枉路 。
03 春节能顺利回家吗?
《中国小型新能源乘用车出行大数据报告》显示:小型新能源汽车的次均行驶里程为7.63km , 日均行驶里程为30km 。 然而 , 三个星期后 , 不少新能源车主将面对一年中最严重的一次里程焦虑——春节回家 。 在这场全球规模最大的迁徙中 , 200公里的续航够不够?2021年10月高速服务区内新能源车排长龙等充电桩的画面还历历在目 , 春节期间 , 新能源车主们会重新经历同样的等待和焦灼吗?
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 , 2021年1-10月 , 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57.2万台 , 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增量同比上涨69.8% , 随车配建充电设施增量持续上升 , 同比上升147.0% 。 截至2021年10月 , 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225.3万台 , 同比增加50.4% 。
然而 , 这种高速增长大部分都发生在城市中 , 如果从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省、区、市运行情况来看 , 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山东、湖北、安徽、河南、福建TOP10地区建设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占比达71.6% 。 全国充电电量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四川、山西、陕西、浙江、河南、上海、福建、安徽等省份 。
但每年春节回家必经之地——高速路服务区里的充电桩数量几乎没有发生变化 。 2021年10月 , 《IT时报》采访人员对高速服务区上的充电桩进行了相关调查 , 发现上海地区每个服务区的充电桩数量通常为4个 。 3个月后 , 采访人员再次通过国家电网App查看服务区的充电桩数量 , 发现并没有发生变化 。 这就意味着 , 春节返乡期间 , 新能源车主可能仍然要面临“抢充电桩”的窘境 , 甚至更难 。 冬天里 , 开着空调的新能源汽车 , 要比秋天更加需要充电 。
数据显示 , 我国每个高速服务区间隔在50公里左右 , 也就是说 , 200公里的行车距离 , 大约会经过5个服务区 , 按每个服务区4个充电桩来算 , 200公里内只能提供20个充电桩 。 这意味着200公里内 , 后来者只能排队 。
和高速路充电桩数量的停滞不同 , 2021年 ,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拉出了一条陡峭的上升曲线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 , 2021年1-11月 ,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2.3万辆和299万辆 , 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12.7% 。

文章图片
图5/5
也许 , 新能源车主们仍然要带着冬天一起出发 , 在里程焦虑中挣扎 , 才能最终抵达记忆中温暖的春节 。
【媒体滚动|“最冷春节”即将上线 新能源车主开不回老家?】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T时报”(ID:vittimes) , 作者:郝俊慧 江丽雯 , 编辑:挨踢妹 , 排版:季嘉颖 , 36氪经授权发布 。
推荐阅读
- 质量|首个“流浪黑洞”被发现,比太阳大7倍,科学家观测6年才发现了它
- 处理单元|出行洞察:DPU市场火热,“芯”战场发展前景如何?
- 保障|让场馆更快暖起来!航天技术保障云顶滑雪公园“绿色供暖”
- 过程|冬奥水下火炬传递机器人有颗“河工芯”
- Intel|英特尔的自我革命:要“接大腿”必须先拆分自己?
- 媒体播放器|疑似B站猝死员工表妹发声:事发后未慰问未协商
- Tesla|特斯拉取消雷达并未解决“幽灵刹车”问题 投诉反而有所增加
- 雪花|演员脚下雪花“如影随形”背后是世界首创的地面屏幕显示交互系统
- 青少年|全部免费!郑州“新地标”将于6月1日前后开馆
- 旗舰|小米卢伟冰:“旗舰焊门员”Redmi K40 已进入退市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