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12大设防
秋季 , 暑夏的高温已降低 , 人们烦躁的情绪也随之平静 , 且秋风带来秋季宜人的景色 。此时切勿因眼前的美景忽视了养生 。许多因素往往在不经意间影响着您的健康 , 且夏季过多的耗损也应在此时及时补充 , 所以秋季您亦应特别重视养生保健 。
1.防感冒
秋日清晨气温低 , 不可穿着单衣去户外活动 , 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来增减衣服 , 锻炼时不宜一下脱得太多 , 应待身体发热后 , 方可脱下过多的衣服;锻炼后切忌穿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 , 以防身体着凉 。
【秋季养生12大设防】2.防秋燥
燥邪伤人 , 易伤人体津液 , 津液既耗 , 就会出现燥象 , 表现为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甚至皲裂 。肺喜润而恶燥 , 肺的功能必然受到影响 , 就会出现鼻咽干燥、声音嘶哑、干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秋燥症 。
怎么来养阴防燥呢?元代医家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说:秋气燥 , 宜食麻润其燥 。秋天应多吃芝麻、蜂蜜、银耳、青菜之类的柔润食物 , 以及生梨、葡萄、香蕉等水分丰富、滋阴润肺的水果 。
在起居上要早睡早起 。早睡能养阴 , 早起呼吸新鲜空气 , 以利舒肺 , 能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
3.防湿邪
秋季从立秋到霜降有6个节气 。此时 , 夏天的暑气还没有结束 , 秋天的雨水已经很多了 , 此时须防湿气阴邪 , 困伤脾阳而发生水肿或腹泻症状 。要是早秋脾伤于湿 , 就会为冬天的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发作种下病根 , 所以秋季防湿也很关键 。防湿主要应以祛湿化滞、和胃健脾的膳食为主 。如莲子、苡米、冬瓜、莲藕、山药等 。
4.防贼风
秋天气候多变 , 早晚温差大 , 冷热失常 , 往往使人措手不及 , 贼风往往会乘虚而入 , 使人生病 。秋夜凉风习习 , 有的人爱开窗而睡 。睡眠中人体免疫机能降低 , 阵阵凉风吹起地面尘土以及细菌病毒就会乘虚而入 , 被中医称为贼风 。受到夜间贼风侵袭 , 第二天就会全身酸痛 , 疲乏无力 , 还会引起咽炎、气管炎、口歪眼斜、面部神经麻痹等 。防贼风的方法有:一方面 , 注意穿衣、盖被 , 不要随意减衣;另一方面 , 不要过早地穿上棉衣 , 秋要冻 , 才会对贼风有抵抗力 。
5.防秋冻
秋凉宜冻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 , 且秋天昼夜温差较大 , 应随时增减衣服 , 以防止秋凉感冒 。春捂秋冻 , 秋天适当地让身体经受寒冷的考验 , 对机体是一种锻炼 , 能加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但冻过了头会带来许多疾病 , 如伤风、关节炎、气管炎、消化道疾病等 。
6.防肺疾
中医认为初秋燥气滋蔓 , 湿气未退 , 湿邪燥邪合并 , 易伤人肺气 , 极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等 。中医有清热润肺之法 , 可用麦冬30g、菊花15g , 煎水代茶饮用 。有养阴润肺 , 清心除烦 , 益胃生津的功效 , 是秋季防治秋燥的良好保健饮品 。
7. 防胸痹
胸痹类似现代医学的心肌梗死 。由于寒气收缩 , 随着血管外周阻力增加 , 秋季的血压也会逐渐走高 , 是胸痹患者最的潜在“杀手” , 除了适度锻炼如散步、跑步外;晨起喝杯白开水 , 稀释血液;接受耐寒训练 , 均能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 。也可常饮活血开痹的开痹饮:枸杞15g、山楂20g , 先用开水煎熬山楂2~5分钟 , 再用煎熬好山楂水冲泡枸杞作茶饮 。
8.防中风
晚秋寒气渐长 , 与燥邪结合 , 寒主收引、使血管收缩 , 脑血管病变也因之增多 , 轻者口眼歪斜 , 重者倒地不起 , 此时注意多摄入含蛋白质、镁、钙丰富的食物 , 既可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 也可减少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防止进食过饱 , 晚餐以八分为宜;日间多喝淡茶 , 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
9.防皲裂
秋季皮肤水分蒸发加快 , 外露部分的皮肤会因缺水会变得粗糙 , 弹性变小 , 严重者会产生皲裂 。因此 , 洗浴不宜用碱性大的用品 。要注意皮肤的日常护理 , 多吃泥鳅、鲥鱼、白鸭肉、花生、梨、红枣、莲子、葡萄、甘蔗、芝麻、核桃、蜂蜜、银耳、梨等食物 , 能较好地滋润肌肤 , 美化容貌 。
10.防肥胖
肥胖会导致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疾病 。有关专家指出 , 秋季是容易发胖的季节 , 肥胖者更应注意减肥 。到了秋天 , 天气转凉 , 人们的味觉增强 , 食欲大振 , 饮食会不知不觉地过量 , 使热量的摄入大大增加;再加上气候宜人 , 使人睡眠充足 , 汗液减少 。此外 , 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来 , 人体还会积极地储存御寒的脂肪 , 因此 , 身体摄取的热量多于散发的热量 。人们稍不小心 , 体重就会增加 , 这对于本身就肥胖的人来说更是一种威胁 。因此 , 肥胖者秋季更应注意减肥 。首先 , 应注意饮食的调节 , 多吃一些低热量的减肥食物 , 如赤小豆、萝卜、竹笋、薏米、海带、蘑菇等;其次 , 在秋季还应注意提高热量的消耗 , 有计划地增加活动 ,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
11.防忧伤
秋季阳气渐收 , 阴气渐长 , 是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 。由于日照减少 , 气温渐降 , 草枯叶落 , 花木凋零 , 到处是一派肃杀的景象 , 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 , 因景触情 , 往往会产生凄凉、忧郁、悲悉等伤感情绪 。中医学也认为秋应于肺 , 在志为忧 , 如再遇上不称心的事 , 极易导致心情抑郁 。
有人作过研究 , 人在心情愉快的时候 , 体内一些有益激素、酶和乙酰胆碱会增加分泌 , 使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 , 有利于身心健康 。相反 , 如果终日郁闷忧伤 , 就会使这些有益激素分泌紊乱 , 内脏功能失调 , 而引发胃痉挛、高血压、冠心病等 。
为此 , 古人认为秋季的精神养生应做到“使志安宁 , 以缓秋刑 , 收敛神气 , 使秋气平 , 无外其志 , 使肺气清 , 此秋气之应 , 以收智的眼光看待自然界的变化 , 或外出秋游 , 登高赏 , 令心旷神怡 , 或静练气 , 收敛心神 , 保持内心宁静 。
12.防秋痢
秋天瓜果多 , 带菌多 , 食用瓜果若不注意卫生 , 很容易患痢疾 , 使人腹痛、腹泻、呕吐 。故食用瓜果应注意清洁和消毒 , 霉烂的瓜果不能吃 , 以防病从口入 。
推荐阅读
- 为什么大多数散户交易经常赔钱还赔的很厉害
- 为什么日漫的结局大多让人累觉不爱
- 老人养生先要防病
- 如何自制广东肠粉?
- 红烧鸡翅怎么烧好吃?
- 如何让男人的睾丸变大
- 做盐焗鸡如何才有咸香味?
- 龟头湿疣疱疹怎么办?
- 5种走路姿势变成大象腿
- 让女人穿高跟鞋既舒服又优雅的6大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