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名将蒋光鼐 违令出击打响正规军抗日第一枪

“违令”抗日,大炮“回答”鬼子,民族英雄蒋光鼐打响正规军抗日第一枪 。毛泽东称“热诚爱国如先生,知不以斯言为无当也 。”来盛赞,周恩来夸其“先生以抗日前导而为华南和平民主之支柱,力挽狂澜,举国瞩望 。”
名门之后屡建奇功,屡征不出反对“剿共”
蒋光鼐1888年12月17日生于广东省东莞县虎门南栅乡桐园坊,祖父蒋理祥是清咸丰三年癸丑科进士,曾创建“育婴堂”(位于今虎门解放路鹅婆山西簏),专门收留抚养弃婴孤儿,向社会呼吁禁止虐待儿童尤其是女婴 。父亲蒋子敏是清光绪二十三年丁酉科举人,母亲郑夫人亦出身世家,知书达理 。不幸的是父亲蒋子敏怀才不遇,童年的蒋光鼐家境并没有像父辈们的身份一样显赫 。
蒋光鼐14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 。母亲临终前嘱咐他:“将来的世界是军人的世界 。你还年轻,既然文字不足以救国,你就弃文从武,奋发做人吧!”
母亲临终“弃文从武”的叮嘱常常回响在蒋光鼐耳边,10天后,父亲蒋子敏也在悲痛中离开了人世 。处理完父母的后事,年幼的蒋光鼐毅然决定投笔从戎,开始了他戎马的一生 。
蒋光鼐先后参加了同盟会、武昌起义,并成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学员 。接着又参加了讨袁行动、东征、中原大战,因在战场上表现英勇,被蒋介石多次嘉奖,并任命为第19路军总指挥,上将 。
1931年4月,蒋介石发动对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围剿”,19路军奉命参加行动 。蒋光鼐不满蒋介石的内战政策,在“围剿”刚开始,就称有病离开部队,到上海同济医院治疗 。
蒋介石又任命他为“剿赤”军右翼集团军第一军团总指挥,蒋光鼎称病托辞,拒不赴任 。这位深受蒋介石重视和喜爱、能征能战的军事将领不听调遣,蒋亲自到医院看望并做工作,蒋光鼐仍不回部队,在沪休养 。
“违令”出击,打响正规军抗日第一枪
“9·18”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北三省 。日本对我国东北的侵略,招致国际上主持正义的国家、政府和人民的谴责 。日本军事当局遂以挟持溥仪、制造傀儡政权“满洲国”为对策 。为进行这一密谋,他们就设法搞出一些大事变以转移视线,旨在“把外国的目光引开,使满洲容易独立”,
日本帝国主义的一系列挑衅行为,激起上海军民的强烈义愤,强烈要求政府当局进行正当自卫,回击外敌进犯,全国上下要求抗日的呼声日益高涨,但蒋介石却认为反共比抗日还重要,命令当时在上海驻地的十九路军“忍辱求全,避免冲突,万勿妄动,以免妨害国家大计” 。
对日军的侵略动向,第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早已洞察,于是他提前进行了各方面的准备和动员 。1932年1月23日,蒋光鼐不顾蒋介石的命令,主持召开十九路军营以上干部紧急会议,蒋光鼐说:“我国自甲午败衄以来,已不敢作对外之战争,帝国主义者予取予求,我则俯首退让;帝国主义者长驱直入,我则望风而逃 。国人皆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此帝国主义日益张牙舞爪而国民悲愤不可抑也 。我们明知物质上不是日寇的对手,但有万众一心的精诚,就可以打开一条必胜之路 。”他要求战士们随时做好战斗准备,并且下达重要密令:“如日本军队确实向我驻地部队攻击时,应以全力扑灭之 。”与会全体军官一致表示死守上海、矢志不渝“宁为玉碎而赴死,不为瓦全而偷生 。。。。。。绝不使日兵在中国土地几淞沪万国具瞻之范围扰及我安居,损及我一草一木!”
果不其然,28日夜里,突然传来的枪声打破了城市的宁静,日军兵分五路从闸北突然向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阵地发动袭击 。正在医院养病的总指挥蒋光鼐接到警备司令戴戟的电话,请示“打还是不打?”蒋光鼐毫不犹狠狠地说:“打!”
接完电话,他立即驱车至龙华警备司令部与戴戟司令、十九军军长蔡廷锴共商抗敌大计,三人边商议边步行至真如车站,在真如建立临时指挥部,就近指挥战斗 。著名的“一·二八”淞沪抗战就此爆发 。
大炮“回答”,迫使日军四易主帅
日军指挥官少将盐泽扬言要在4个小时之内占领上海,然而,开战后,他发现自己错了 。虽然十九路军都是步兵,没有飞机、坦克和装甲车的支持,武器装备落后 。但士兵们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的指挥下,同仇敌忾,英勇作战,战局并未像日军指挥官设想的一样发展 。
1月29日,蒋光鼐等发出《第十九路军为日军犯境通电》,电文称:“光鼐等分属军人,唯知正当防卫,捍患守土,是其天职,尺地寸草,不能放弃,为救国保种而抵抗,虽牺牲至一人一弹,决不退缩,以丧失中华民国军人之人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