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有颗星辰,叫做南仁东:因为他,我们才能看到时空的尽头】有一次 , 厂里接到一个任务 , 要求研发一种便携式小型收音机 , 南仁东和同事们迎难而上 , 日夜奋战 , 终于成功研发出一种全新的便携式小型收音机 。 这种批量生产的收音机被命名为“向阳”牌收音机 。
1970年 , 厂里又接到一个任务 , 这一次是要研发一种10千瓦电视发射机 。 有些同事认为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纷纷打起了退堂鼓 。 但是南仁东偏不信这个邪 , 特意向厂领导请示接下了这项任务 。
从结构设计到技术研发 , 从试制生产再到性能测试 , 南仁东和同事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 终于批量生产出这种10千瓦电视发射机 , 并获评吉林省工业设计第一名 。
还有一次 , 厂里召开大会 , 南仁东看到台上有一幅毛主席画像 , 他感觉画得不够像 , 便随口吐槽了几句 。 没想到被旁边的一位同事听到了 , 这位同事讽刺道:“你说画得不像 , 那你来画一个?”
较真的南仁东马上找到厂长 , 提出由自己画一幅毛主席像 。
厂长怕他画不好 , 再惹出麻烦 , 就把他悄悄地安排到一个大仓库里 , 这里平时没有外人进来 。
在仓库里 , 南仁东小时候的画画功底终于派上了用场 , 他一丝不苟 , 没日没夜的画 。 几天以后 , 南仁东完成了一幅五米多高的巨型画像 。
厂长看到以后惊呆了!但他还是不太放心 , 便找来上级领导验收 。 领导看过之后 , 直夸南仁东是个天才!
时间过得很快 , 一晃整整十年过去了 , 这也是南仁东一生中最宝贵的十年 。 正当他准备进军集成电路时 , 国家恢复了高考 , 南仁东又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
是继续留在厂里钻研技术 , 还是走出大山深造学习?南仁东犯了难 。
在身边人的劝说下 , 南仁东最终选择了读研 。 1978年 , 南仁东被中国科学院录取 , 开始攻读天体物理硕士 。
在吉林通化开往北京的火车上 , 南仁东哭了一路 , 因为他不舍得那个自己奋斗了整整十年的无线电工厂 。
再次来到大学 , 南仁东经常需要在天文观测站观测和研究天上的星星 。 每个夜晚 , 坐在冷清的观测站里 , 南仁东脑海里却总是闪现着工厂里热火朝天的生产画面 。
两个月后 , 南仁东实在太怀念工厂里的生活了 , 索性背起行李坐上火车 , 又返回了无线电厂 。
结缘天体物理学在家人、领导和同事的集体劝说下 , 南仁东回到了学校 。 学校的老师找南仁东谈心 , 向他介绍了这些年来天体物理学的发展状况 , 并告诉他当今天文学领域的四大发现 , 没有一项是中国人发现的 。
南仁东再次燃起熊熊斗志 , 向着天体物理学的星辰大海进发 。
从1978年到1987年 , 南仁东先后获得中科院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
在天文学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之后 , 南仁东受邀到欧洲各国访问学习 。 他坐着火车横穿西伯利亚 , 最远游历到了荷兰 。
那时的他身上没有多少钱 , 很快兜里就空空如也 。 为了积攒路费 , 南仁东每到一个地方就给人画画挣钱 , 攒够了路费就去下一个地方 。
后来 , 南仁东应邀来到日本国立天文台 , 担任客座教授 。
“咱们也建一个吧”1993年 , 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在日本召开大会 。 会上 , 有天文学家提出 , 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 , 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 , 以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 。
参会的南仁东对此非常感兴趣 , 他当即找到国内的同行 , 告诉他们:“要不咱们也建一个吧!”
为此 , 南仁东毅然辞去了日本客座教授的高薪职位 , 回到了国内 。 当时 , 南仁东在日本一天的薪酬 , 赶得上他在国内一年的工资 。
找出一个大坑1994年7月 , 南仁东提出了建设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工程概念 。 利用它 , 科学家们可以大幅拓展人类的观察视野 , 用于探索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
概念有了 , 接下来就是选址 。 南仁东创造性地提出利用我国云贵高原上的喀斯特洼地作为FAST台址 。 为什么要建在洼地上呢?因为在平地上建造一个500米口径的球面射电望远镜 , 其工程量是不可想象的!
为此 , 南仁东专门找到中科院遥感所的聂跃平 。 聂跃平是贵州人 , 又是专门研究喀斯特地貌的 , 南仁东算是找对人了 。 聂跃平拿出8000多份卫星遥感图 , 10000多个洼坑让南仁东尽管挑选 。
然而 , 南仁东却没有那么可观 。 因为他心里清楚 , FAST对台址的要求非常苛刻 。 洼坑的形状不规则 , 不行;洼坑的大小不合适 , 不行;洼坑靠近居民区 , 不行;洼坑地下有溶洞 , 不行;洼坑所在位置自然灾害频发 , 还不行!
推荐阅读
- 地球的岩石,和月球的岩石有相同之处吗?
- ?了解更多关于俘获离子量子计算的详细信息
- 远隔38万公里,为何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却偏偏不敢回头看地球?
- 私人公司也能训练宇航员,美国首个私人宇航员任务将于3月底发射
- 太空温度达零下270摄氏度,为什么太阳光到达地球后反而变热了?
- 在国际空间站中,人类可能受到的伤害
- 中国天眼收到外太空“警告”? 霍金生前或说对一件事!
- 1978年NASA发现金星生命,为何没公布,到底隐瞒了什么?
- 美俄真的做过太空受孕实验吗?失重状态下,对繁衍的影响多大?
- 如果你在3月4日观察天空,也许,将望见一艘火箭的残骸坠入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