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最封闭村庄:快递三个月才能到手,女人养家一个顶仨( 二 )



亚洲最封闭村庄:快递三个月才能到手,女人养家一个顶仨
文章图片

在车上,司机兰德尔详细说了他和坎皮雷村的故事:第一次进罕萨山区是给坎皮雷村送药品的,原以为不到800公里(白沙瓦出发)的路程一天一夜就能往返,结果25年驾龄的兰德尔花了3天时间才下山 。兰德尔把费时的主要原因归结为气候,山下穿单衣就足够了,但到了第二天就得穿棉衣,再加上那个时候公路还没翻修,遇到悬崖路面时几乎都是碎石,好在沿途村民们都会自发清理路面,他们知道,公路不通就代表生活困难 。


亚洲最封闭村庄:快递三个月才能到手,女人养家一个顶仨
文章图片

第三个村子叫巴图拉,村里有一家号称全球海拔最高的咖啡屋(5300米),我对咖啡屋没什么兴趣,却被咖啡屋底下的一个老奶奶吸引了目光 。经过向导的翻译才得知,这个老奶奶已经103岁高龄了,却仍在坚持每天缝制一个手工包,对于罕萨山区的孤寡老人而言,他们没有医疗和社会福利,只能靠自己的双手维持生计 。村口还有一个老奶奶在晒杏肉,只可惜老人只会说帕米尔语,而向导和司机都不会帕米尔语 。

亚洲最封闭村庄:快递三个月才能到手,女人养家一个顶仨
文章图片

巴图村里有个边检站,由巴基斯坦边防军负责盘查过往的外地人,我们到的时候看到一个欧洲游客因为没办NOC(特殊通行证)而被拒绝通过 。拿着望远镜的巴铁军官看了我的护照也没问NOC就直接放行,旁边的老外还想争论,结果被酷酷的一句话怼了回去:他是中国人,我们巴基斯坦人的兄弟 。与军官聊了几句才知道,按照巴基斯坦的规定,从首都伊斯兰堡发过来的所有快递都必须经过3-5次检查,以防止各类物资在阿富汗、印度与塔吉克斯坦之间流通 。原来,寄往坎皮雷的快递之所以要三个月,主要原因是曾经被当成走私中转站,如今层层检查自然更加费时 。


亚洲最封闭村庄:快递三个月才能到手,女人养家一个顶仨
文章图片

离开边检站时还看到一个“菜市场”,司机说这些商品都是从罕萨山谷用货车运过来的,除了蔬菜和水果,还有油盐酱醋和洗漱等日用品 。别看东西不算贵,但每个月也只有三四天能买到,遇到冬季暴雪封路的话,两三个月吃不到蔬菜也很常见 。晚上落脚在普雷米村,这个村子曾经是罕萨王国的防御堡之一,据说祖先是亚历山大东征的一支留守军队,也是英国殖民期间最后一个被占领的高地 。当时的英国人之所以没有继续前行,是因为横跨山脉河流至少要修建两座桥梁,思来想去最后才放弃了30公里外的坎皮雷村 。村里有家小卖铺,平时卖点日用品之类的,偶尔也卖煎饼和煮鸡蛋,小哥很认真的对一名女游客说:这里没有菜单也没有购物清单,什么东西能送上来我就卖什么 。
【亚洲最封闭村庄:快递三个月才能到手,女人养家一个顶仨】
亚洲最封闭村庄:快递三个月才能到手,女人养家一个顶仨
文章图片

普雷米村与罕萨大名鼎鼎的帕苏(游客集中站)虽然只有70公里距离,但中间却隔着一座7000米高的雪山,而且从未有人成功攀登过,因而也被称为是喀喇昆仑山脉“最神秘的村子” 。沿着村子后方向上攀爬大概2个小时,就能抵达巴基斯坦最高海拔的观景台,可惜的是,我们去的时候已经封锁了,据说是出现大面积坍塌了,只能通过向导手机里的照片一睹风采 。安顿好后先放无人机看看角度,最后选定了两个角度拍摄萨尔峰,凌晨起来拍摄的时候,温度也就-7℃左右,但风力却差不多能达到4级,无人机在海拔5500米就会失去1/3的动力,考虑到普雷米没有电力供应,村里太阳能蓄电池的电压充电又很伤电池,最后留了两块电池没有继续飞 。


亚洲最封闭村庄:快递三个月才能到手,女人养家一个顶仨
文章图片

曾经有日本学者专程调查过,坎皮雷村高寿的原因是雪山水源富含矿物质的同时,又几乎没有污染源,再加上村民们常年食用的都是纯天然食物,比如产自高原的羊肉羊奶、土豆红薯,以及数量极其稀少的草药等等 。晚上我们的晚餐很有特色,5种高原草药熬制成类似咖啡的黑色浆体,拌入羊奶酪再撒点白糖与土豆饼同食,这就是海拔5800米村庄最常见的饮食传统 。如果非要问坎皮雷具体有多封闭,除了四面巍峨的雪山外,我觉得家家户户必备的煤油灯也很具有代表性,这个村子从古至今都不通水电,整个村子只有3块太阳能板(两块是坏的),喝的水也都是河里舀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