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式|“超强大脑 ”精准操控每个环节
文章图片
◆桥吊将集装箱吊装到蓝色的IGV上
文章图片
▲工作人员远程操控龙门吊等设备
船舶汽笛长鸣 , 橙红色的桥吊自动运行 , 将一个40尺集装箱从巨轮上缓缓吊起 , 平缓越过船舷 , 稳稳地落在蓝色的自动驾驶集卡(IGV)上 。 随后运往堆场 , 停在一台经智能化改造的轮胎式龙门吊下面 , 龙门吊自动抓取 , 精准平稳地将IGV上的集装箱放到指定的场箱位上 , 一气呵成 。
这是导报采访人员在厦门港海润集装箱码头现场看到的一幕 。 昨天上午 , 全国首个传统集装箱码头全流程智能化改造项目在这里迎来试投产 。
试点先行实现码头全流程智能化改造
为积极响应国家《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 厦门港务在智慧绿色港口建设的道路上先行先试 , 大胆探索港口设备自动化与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的融合对接 , 努力实现全物流链的智能化 。 2020年7月 , 厦门港务控股集团以海润码头为试点 , 率先启动国内首个传统集装箱码头全港区、全作业链的智能化改造创新工程 。
历经500多个日夜 , 厦门港务控股集团专业团队奋力攻坚 , 在不改变堆场布局、不改变码头作业工艺的前提下 , 一边保障生产 , 一边对海润码头现有所有桥吊、轮胎式龙门吊进行智能化改造升级 。 据介绍 , 该码头应用了当前行业最先进的IGV进行平面运输 , 自主研发码头“超强大脑”智能生产管理系统(i-TOS) , 搭建全国首个物理隔离工业控制级5G专网 , 融合运用物联网、北斗导航、AI等前沿科技 , 最终实现将作业指令发布、集装箱装卸、平面运输、堆场作业等多环节用“智能化”统领、串联 , 并与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对接 , 将码头操作管理智能延伸至集装箱全物流链 。
厦门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美贞告诉导报采访人员 , 目前国内大多数传统码头的作业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物流行业新发展趋势 , 智能化改造迫在眉睫 , 而该项目投资小、见效快、可复制、可推广 , 可谓传统集装箱码头改造升级的“行业样本” 。
行业突破一名司机可远控6台龙门吊
智能化码头 , 从表面上看依然是码头机械作业场景 , 但内在本质却已发生根本变化 。
过去 , 龙门吊司机需要徒手爬上近30米高的设备 , 在小小的驾驶室里弯腰俯身作业 。 如今 , 一名名司机坐在办公室里 , 看着屏幕 , 偶尔操作一下手柄即可完成远程控制 , 大部分繁复的操作交给智能化系统完成 。
最具难度的智能化改造要属传统轮胎式龙门吊 。 据了解 , 轮胎式龙门吊整体柔性较大 , 胎压不均 , 在行进时易产生晃动 , 且行走路线相对不固定 , 人工智能需要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司机那样及时做出微调、精准对位 , 这对改造提出了极高的技术要求 。 项目专业团队夜以继日 , 联合攻克了防摇、大车自动行走、高精度定位等十几项行业性难题 。
经过改造的龙门吊自动堆叠箱精度、效率都不逊于人工操作水平 , 实现了行业突破 。 改造后 , 一名司机可同时远程操控6台智能化龙门吊 。
创新突破“超强大脑”全程智能操控
码头生产操作系统 , 相当于码头的“大脑” 。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操作系统“i-TOS” , 正是此次码头全流程智能化改造的一大创新突破 。
据悉 , 该系统高效灵活 , 能实现三维可视化 , 轻松进行信息交互 , 并提前从作业效率、作业成本等角度做出综合智能分析和预判 , 快速提供多种计划方案供生产决策 , 有效减少等待时间 , 降低翻箱率 , 实现降本增效、节能降碳 。 目前 , “i-TOS”已完成与IGV水平运输管理系统的对接并对其派发指令 , 实现IGV高效融合到码头的生产作业过程 。
而在覆盖全码头实现全场景应用的工业控制级5G专网支持下 , IGV不仅可以实时接收并精准执行操作系统指令 , 还能根据周边环境自动做出微调、避让等动作 , 安全穿行在码头堆场之中 。
【轮胎式|“超强大脑 ”精准操控每个环节】导报采访人员 曾宇姗/文沈威/图 通讯员 龚小婉 王晓真
推荐阅读
- 质量|首个“流浪黑洞”被发现,比太阳大7倍,科学家观测6年才发现了它
- Apple|修改后的苹果App Store约会应用的支付方式正在接受荷兰ACM审查
- 处理单元|出行洞察:DPU市场火热,“芯”战场发展前景如何?
- 保障|让场馆更快暖起来!航天技术保障云顶滑雪公园“绿色供暖”
- 过程|冬奥水下火炬传递机器人有颗“河工芯”
- Intel|英特尔的自我革命:要“接大腿”必须先拆分自己?
- 内置|戴尔发布 C2723H 视频会议显示器,搭载弹出式 FHD 摄像头
- Tesla|特斯拉取消雷达并未解决“幽灵刹车”问题 投诉反而有所增加
- 雪花|演员脚下雪花“如影随形”背后是世界首创的地面屏幕显示交互系统
- 青少年|全部免费!郑州“新地标”将于6月1日前后开馆
